產業:資策會表示,電商業者跨足線下,傳統零售業者面臨嚴峻挑戰
電商崛起,傳統通路受衝擊,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表示,整體零售產業遭遇經營環境嚴峻挑戰,近年全球零售產業成長明顯疲弱,觀察美、中兩大指標零售市場,2011年營業額成長即開始逐年趨緩,至2015年增幅皆低於10%。
相反的,全球電商營業額成長率至2018年都超過20%。資深產業分析師張筱祺表示,近年有3大產業受到網購通路侵蝕影響最大,包括綜合百貨、3C與服飾零售業,雖然許多零售大廠透過新設門市或關閉績效不佳的門市來增加營收,但不少業者仍然無法挽回頹勢,加上電商業者引入新科技加入競爭,令整體零售產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與革新。
資策會指出,電商業者積極布局線下的趨勢為零售業帶來衝擊,過去曾有部分電商業者嘗試跨足,但多半屬於嘗試性或短期單點做法,例如快閃店(Pop-up shop)。然而,近年電商大廠如Amazon、阿里巴巴與小米皆積極布局線下零售,企圖引領「新店型」產生。
包括「Amazon Go」無人商店將個別消費者化作滑鼠指標,從進到店裡那一刻起就開始被系統掌握與紀錄;接著Amazon於2017年6月併購連鎖超市Whole Foods,可望導入自家購物技術;而阿里的「盒馬鮮生」則是集「銷售賣場、娛樂場所、發貨中心」於一身的生鮮超市;「小米之家」則跳脫通訊行格局,以品牌與智慧產品來打造其風格門市。
面對電商業者來勢洶洶,張筱祺指出,「數據填補」是傳統零售業進行數位化轉型的首要任務。現在是數位經濟時代,零售科技就是數據科技,然而傳統零售業者數據類型以商品、交易資料為主,累積方法多為人工盤查、紙本報表等方式,導致顧客資訊零散、無法追蹤等問題,與電商營運相比有很大的數據落差,不過也有國外知名流通業者、品牌零售業者已開始陸續導入相關新創解決方案以填補數據缺口,這場零售大戰仍值得觀察。
【往下看更多】
►基金:國泰投信發行首檔美元加掛ETF上櫃掛牌,張錫看好平台投資人三大優勢
►產業:新北最大複合式商城新店裕隆城今年營收目標57億元,年增3.6%
►興櫃:麗彤去年Q4旺季營收季增28%,「醇享受」革新上市挹注今年新動能
【熱門排行榜】
►2025年「尾牙」旺財法 命理師曝:這天求財易實現!
►好市多「非會員」也能買? 網曝2方法 賣場回應了
►一次性不給用「連沐浴都要自備」 網嘆:帶頭消滅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