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首頁 搜尋
東森財經新聞台 Apps
於 免費下載
下載
首頁財經新聞 > 焦點 > 史地系文組生轉職年薪百萬工程師 他不藏私分享四大攻略

史地系文組生轉職年薪百萬工程師 他不藏私分享四大攻略

2018/02/22 18:00 東森財經新聞
史地系文組生轉職年薪百萬工程師 他不藏私分享四大攻略

▲(圖/取自Pixabay)

 

本文轉載自PTT,由網友shanmon (翔夢)授權。

 

延續上一篇文章,https://www.ptt.cc/bbs/Salary/M.1518675320.A.29E.html ,這篇文章寫給「初學者學完程式,該以什麼心態踏入職場、踏入以後又該怎麼往前?」

 

對我來說,這兩年來的時間是不斷往前突破,意思是,每當達到一個小里程碑,取代當下心態的不是休息,而是更慌張,慌張自己會卡住、自己會無法前進、自己會被學歷綁住...。

 

直到大概三個多月前拿到現在的 offer,這兩年努力的踏實感才出現。

 

因此,趁著這份「踏實感」記憶猶存的時候,分享給現在在轉職、考慮轉職的你!

 

--

 

▲(圖/取自Pixabay)

 

成長最快速的路:迅速進入第一份工作,無論它長什麼樣子

 

這是我後來領悟出來的道理,像我這種以前完全沒寫過程式的人,進步最快的方式是拿到實戰的機會,模仿別人的程式碼、了解背後的脈絡、再去學更多新的知識。而這一切的起源來自於「找到一個可以實戰的機會」,否則沒有後續。

 

我的程式學習路程不是自學,是加入alpha camp 後端線下課程,當時學的是 rails。學習的過程很棒,遇到優秀的老師、優秀的同學。

 

三個月結訓以後,當時非常想拿到 rails 的工作,因為「已經練習 rails 三個月了,希望可以用 rails 找到工作」,但天不從人願,全台北幾乎所有 rails 公司有在招募的,只要是需求兩年以內的職缺,我全部都投了,有拿到一些面試,但全部都沒拿到 offer。

 

過程很沮喪,看著當初帶來台北打拼的錢已經快用盡(有點像30年的劇情我知道),曾經也打算放棄過、家人也勸過我不要太固執,直到我想通幾個道理:

 

1.如果投 rails 拿不到工作,為什麼我不投別的程式語言?

2.rails 是操作資料庫、顯示網頁的框架,懂了中間的流程跟概念,應該也拿得到其他後端語言的 offer?

3.rails 在 104 上大概只有 150 個職缺,而 php 有 2000 多個,如果我真的要放棄,等這 2000 多個投完再說吧!

 

甚至有朋友跟我說:「你這 2000 多個投完都沒找到工作,沒地方住我家讓你住」

於是,我開始踏上「狂投猛面」的面試之路。

 

▲(圖/取自Pixabay)

 

小結論:建議已經有程式基礎的朋友,如果你已經能做出一個小作品(會一點前端+後端),除非你特別特別有自學能力、或是有朋友跟著做專案,我強力建議「馬上開始找工作」,原因是什麼呢?

 

- 實戰跟練習終究有差,只要公司有稍微資深的人(如果能找到很資深當然好,但就算只有資深一點也很好)很容易點醒自己的盲點、也可以了解「原來會遇到這樣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別人是怎麼解決的」

 

- 工程師的技能是完全帶得走的。以前做旅遊業,每間公司的 SOP 不同、客群等級不同,除了軟實力、心態面的東西以外,全部都要重來。而工程師,我前三份工作是寫php+ angular,隨著年資增長、實力增強,做的功能越來越複雜,雖然不是在同一專案、同一間公司,但累積卻是走在同一條路上。

 

上面的第二點不適合已經有獨立貢獻能力、甚至是能影響開發流程的資深工程師,但非常適合新手工程師。

 

--

 

第一個我真正滿意的面試:你看似一無所有,但你還有學習能力

 

剛開始面試的時候,其實很沒自信,原因跟文章開頭的自我設限有關,「覺得自己非本科系、又不是名校,為什麼相信我可以當工程師?」這些自我設限限制了我面試的準備,讓我綁手綁腳,事後發現,我花了太多時間在沒意義的事情上糾結:

 

1. 對方會不會覺得我學歷差...

>> 我是來工作的,我能貢獻就好

 

2. 我要怎麼解釋「想要成為工程師」這件事情?要怎麼舉例...

>> 雖然沒有背景,但我已經寫五個月、並完成一個完整的專案了,而且我會繼續寫下去。

 

3. 面試的考題我都不會、我好無能、果然不是學四五個月就能轉職...

>> 去敘述自己會的部分、不會的部分去思考過去是否有做過類似的事情,或是會怎麼 google 未來怎麼透過進修、自學來彌補現在的不足

 

思考清楚以上的事情,專注在「我能做什麼、我還有多少不足、要做什麼樣的事情來補強自己」上,當我改用這樣的方式思考面試的時候,在面試時,更能把焦點轉到我的動機、學習能力、熱情上,而不是不相關的學歷、五年的旅遊業背景。

 

▲(圖/取自Pixabay)

 

--

 

第一個我真正滿意的履歷表:你有了一些表現,你需要更好的環境及挑戰

 

如果你是已經在職中想離職的新手工程師、或是手上有些「很鳥 offer」的新手工程師,我的建議是,如果你投不到 100 個職缺,放手繼續投,你可能還沒拿到最好的:但如果你已經投超過 100 個職缺了,就代表你能拿到的缺可能差不多這個程度,你要做的是「增強實力」而不是「期望好運」。

 

什麼意思?意思是,如果你跟我一樣是非本科菜鳥,你沒有實績證明「能夠寫程式」,對於風險趨避者、或是比較優秀的公司,他們對於人才的要求本來就比較高,因此,你最該做的事情是「累積一定的實戰經驗」,累積到以後,拿著這些經驗,去談加薪、或是換更好的工作。

 

「累積一定的實戰經驗」的意思是,去累積工程師的關鍵字,例如:金流、部署、自動化測試、AWS、angular、vanilla javascript、API、Git...而對我來說,我過去的經歷搭配上述的關鍵字有:

 

「將原本沒有版控的專案導入 Git,讓專案中兩位同仁協作更順暢」

「建置與維護 AWS,包含 EC2, RDS, Lambda, CloudWatch, S3」

「完成 javascript 30,讓自己能更了解 javascript 語言本身而不只是用框架」

「維護 angular 的 SPA,並用 ionic 包成 app」

「完成 Stripe、綠界科技金流串接」

....

 

每當我完成一整個功能的時候,我就對自己稍微有信心一點,因為我知道自己在做的事情、與求職市場上對工程師的期望是更接近的,當自己的關鍵字累積的更完整的時候,就會去面試、了解自己的狀況,如果發現「另一個地方更能夠累積到好的關鍵字、有合適的挑戰」,就是可以考慮換工作的時候了。

 

btw (順帶一提)如果你已經有作品,但沒有拿到 offer 且還沒投超過 100 個職缺,常常不是代表你實力不夠,只是代表你不夠努力。

 

--

▲(圖/取自Pixabay)

 

第一個我真正滿意的 offer:你有能力貢獻了,勇敢去爭取你要的

 

我的前兩份工作薪水都不高、團隊內也沒有很資深的前輩可以教我,但以當時的學經歷以及對薪水的急迫性,差不多就是找到這樣的環境----重點不在當時的環境,而是在能累積什麼。

 

第一份工作 大約 35k,陸續接了三個專案的維護與新功能開發,但因薪資凍漲而離職,期間熟悉了 php,以及 linux 的操作,並碰觸到多數的「工程師關鍵字」,例如:包含「金流、部署、AWS、angular、API、Git...等」。

 

第二份工作 大約 45k,讓我從頭到尾完整參與一個專案開發,「實作並熟悉」常見「工程師關鍵字」,然後靠現有的技能,轉換到更成熟的開發團隊。

 

接著我就發現,自己的思考漸漸從「如何寫程式」到「如何完成服務」到「如何完成容易維護的服務」,面試的時候除了講「我會寫什麼語言、用過什麼工具」,轉變成「遇到什麼樣的問題、怎麼樣拆解、最後選擇哪些方案」。

 

第一份工作結束後,我開始知道自己

 

「能做什麼」

「不會做什麼」

「該怎麼學會原本不會做的事」

 

第二份工作結束後,我開始探索自己

 

「為什麼要做」

「為什麼要用這個技術」

「這個技術為什麼出現?在出現以前人們怎麼解決同樣的問題?」

 

到這個時間的時候差不多是工作一年半左右(過程是每天工作 12 小時、一次兩三個案子在身上),透過朋友的內推,就到現在的公司。

 

--

▲(圖/取自Pixabay)

 

最後,給 2018 年思考要不要進到軟體工程師領域的朋友──

 

「轉職軟體工程師是個好選擇嗎?」

 

我會說,這個答案會隨著時間而改變,如我上一篇文章提到的:回到供需法則。

 

當市場上 60 分以上的工程師有 100個、而需求有 500 個工程師時,每個 60 分以上的都會被當成寶,而 30,40 分的工程師都能找到工作,而且薪資還不錯。當 60 分以上的工程師有 1000 個、而需求還是只有 500 個時,只有 70 分的工程師才能找到工作,而 80,90 分的工程師才能得到不錯的報酬。

 

而以我的觀察來說,未來兩年左右,軟體工程師的需求還是大於供給很多,現在進到這個領域、迅速累積自己「履歷關鍵字」,這還是條不錯的路。

 

「這工作要有天份、或是興趣嗎?」

 

說句坦白話,我對寫程式的興趣度普通。

 

以前的朋友聽到我轉職,或許會覺得「我找到興趣了很棒」,諷刺的是,比較起寫程式,或許我更愛跟人喇賽、旅遊,跟寫一個購物車相比,我覺得賣出一個行程、推薦客人去哪裡玩,甚至親自帶客人去體驗其實也很不錯,但重點是什麼?重點是「我想要的工作環境、薪資,以前的產業跟工作給不了我」。

 

年輕的時候覺得為了理想、夢想、興趣犧牲是可行的,長大以後發現,看懂大環境、了解自己的優劣勢、執行力、了解自己的價值觀與需求,才是讓自己過得更踏實的方法。

 

年輕時的興趣到底是不是興趣?興趣到底是什麼?人該為了興趣做怎樣的選擇?人該怎麼選擇才會快樂?

 

這些是哲學問題,值得關起門來深思。

 

▲(圖/取自Pixabay)

 

我最後選擇了轉職、也一直待下來,不是因為我特別有天份,更不是對寫程式有多大的興趣,而是這個職業給了我想要的工作環境,例如組織扁平、工時彈性、一定的成就感以及很現實的:合理的報酬。

 

祝大家在求職&工作的路上,都能順利 :D

 

※本文獲授權,切勿任意轉載。

 

【往下看更多】
若遇海溝巨型地震 大樓會倒得很徹底!專家籲:「這些建物」先檢查
餘震出現「罕見2跡象」專家憂:不排除出現更大地震
民宿1間房9000元!花蓮災民怒了:惡房東趁機漲價
關鍵字: 工程師忠告新鮮人
FB分享
字體變大
字體變小
加入Facebook粉絲團
訂閱Youtube頻道
收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