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首頁 搜尋
東森財經新聞台 Apps
於 免費下載
下載
首頁財經新聞 > 台股 > 個股:山林水(8473)台中綠能生態園區ROT案完工,生質能發電貢獻效益可期

個股:山林水(8473)台中綠能生態園區ROT案完工,生質能發電貢獻效益可期

2018/11/02 12:05 財訊快報/陳浩寧報導

山林水(8473)子公司禾山林與台中市政府環境保護局簽訂台中市外埔堆肥廠(綠能生態園區)整建營運移轉案(ROT),1日舉行完工暨試營運祈福典禮。山林水表示,該案總投資金額為6.35億元,在正式營運後,跨足生質能發電領域的營運效益將陸續顯現。

山林水董事長郭淑珍指出,配合政府積極規劃的再生能源政策及生質能廠,山林水主導的「台中市外埔綠能生態園區ROT案」將原停工閒置長達十年的堆肥廠活化再利用,轉型再生為全國首座生質能源廠和台灣首座雙核心綠能發電技術的廠區,是全台第一座同時擁有「廚餘厭氧發電」及「稻稈氣化發電」雙核心技術兼具環境教育與經濟效益的多功能綠能園區,也是目前全台第一座的生質能發電廠。

總經理吳人傑表示,該園區計畫由市府協助向周邊行政區農民收購農作稻桿(每公噸稻稈收購費為1,000元),禾山林同時協助台中市政府將回收後的生質能進行處理再利用,其中農作稻稈將率先全國採用稻稈氣化發電,同時解決當地稻草露天燃燒的空污問題,達到減碳效益。回收後的生廚餘將導入厭氧先進處理技術進行發電,不但可減輕焚化爐負荷、延長使用年限,亦兼具減碳效益,落實循環經濟,更可為山林水帶來生質物處理與生質能發電二大新業務收入貢獻。

此外,外埔綠能生態園區更引進國外先進的厭氧發酵系統,能將生廚餘發酵純化後的沼氣燃燒轉化成電能,每小時最大發電效益可高達550~660千瓦,而發電時所產生的高溫煙氣及熱水均可再回收使用,供園區厭氧發酵系統加溫所用。且沼氣發電機採用集裝箱「靜音式」,可降低運轉時所產生的噪音,符合環保需求。

吳人傑進一步表示,外埔綠能生態園區採ROT方式整建營運,合約期限25年,總投資金額為6.35億元,山林水負責建置全期完成後至少每年5.4萬公噸廚餘處理量能,以及每年5萬公噸以上稻稈處理量能設備及操作系統。未來正式營運後,每年可發電約3,377萬度,提供近萬家戶一年的用電;且每年可減少1萬7,834噸二氧化碳排放量,約87萬棵樹的固碳量,等同開創出約7座台中都會公園。

山林水指出,生質能發電在先進國家已是成熟技術,也是未來台灣循環經濟的一大發展趨勢。且由於廚餘中的高鹽成分對焚化爐的使用壽命有致命性影響,隨著全台焚化爐老化、運轉效率降低,讓廚餘變成潛藏的一大垃圾危機。

配合政府多元垃圾處理計畫的推動,將廚餘有效轉換成能源及資源利用所展現的循環經濟商機龐大,目前不僅中央政府將其納入前瞻基礎計畫之綠能建設一環,各級地方政府也積極尋求解決因應之道,山林水有機會複製外埔綠能生態園區的成功經驗,擴大營運版圖與成長空間。

 

【往下看更多】
叫板006208?0050調降內扣費率 明起生效
新制勞退委託海外代操!4業者獲選
金龍封關寫6大紀錄! 台股全年漲5429點 平均每戶股民賺136萬

 

【熱門排行榜】
這家UNIQLO突宣布停業!熄燈時間曝光 在地人嘆:開什麼倒什麼
男花889萬買房 7年後驚見地下室才知「原屋主沒搬走」! 法院判決超意外
丟丟妹又出事!遭員工騙走上千萬 差點進精神病院
FB分享
字體變大
字體變小
加入Facebook粉絲團
訂閱Youtube頻道
收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