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森財經新聞

紓困難申請 二輪戲院人少到躺著看都可以

2020/05/05 11:37 鏡週刊

早在歐美鎖國之初,不少人即指出這波經濟衝擊不同於金融海嘯,金融海嘯由華爾街搞出來,最後倒閉的也是他們,自作自受;疫情不同,人們關在家,消費急凍,百業衝擊,若政府紓困太遲或錢撒得不夠,最後倖存的恐怕只剩口袋夠深或有辦法借到錢的大企業。

 
 

就在4月27日,全台多家戲院不約而同暫停營業,包括歷史悠久的台北朝代戲院、雲林虎尾白宮戲院和斗六中華戲院、彰化戲院、台南麻豆戲院。

 

台中知名的二輪戲院「萬代福」還在苦撐,老闆黃炳熙平日本就深鎖的眉頭,最近擰得更緊了,「我們也預計5月底暫停營業,之後再看看,到底會被逼得怎麼樣都不知道。」

 

觀眾銳減 新片延上映

 

萬代福有近40年歷史,黃炳熙於1996年接手後改造,既播商業片,也播藝術電影,近年還常與文化單位合辦影展,連德國名導荷索的影展都選在這裡播放。戲院樓上是電影文物館,陳列黃炳熙珍藏的碳棒放映機、膠卷等寶貝,免費參觀。在連鎖影城的夾擊下成功轉型,萬代福被視為老戲院重生的經典。

 

70歲的黃炳熙是影痴,10多歲就進電影圈工作,「那時候看電影是很奢侈時髦的娛樂,電影院300個座位坐到400人,階梯、走道擠滿人。」35歲他接手台北西門町「白雪電影院」,開始當老闆,他笑說每次對人提起白雪,對方反應總怪怪的,因為白雪在他轉讓他人後,播起三級片。

 

▼台中的萬代福影城是黃炳熙畢生心血,被視為老戲院重生的經典,然而偌大影廳如今下午1個場次約莫10人,晚上也僅略多。日日虧損且看不到盡頭,黃炳熙打算5月底暫停營業。(圖/取自鏡週刊)

 

貧困下長大,他夾縫求生,總是接手經營不下去的電影院,設法起死回生,沒起色再脫手,幾十年來從北到南經營過景美的僑興、三重幸福、高雄國際、虎尾白宮…共39家。

 

黃炳熙都用租的,唯獨萬代福是咬著牙買下,特別有感情。萬代福被嫌老舊、沒水杯架,他再砸3000萬元改裝得寬敞舒適,連廁所都是出了名地乾淨。但真正讓萬代福闖出名號的,是11年前的新加坡電影《錢不夠用2》,講3個孩子與年邁母親的故事,黃炳熙極愛這部片,以一種莫名的固執,讓這部片在早場一直播放,持續至今已11年,一度連捐發票也能看。另一部播了7年的,是罕見疾病孩童的紀錄片《一首搖滾上月球》。

 

▼連熱門的好萊塢卡通片,如今觀眾都屈指可數,黃炳熙自嘲:「不只梅花座,是超級大梅花座。」(圖/取自鏡週刊)

 

「10幾歲接觸,沒想到一走就走到現在。」那語氣像是滿足,卻又摻雜感慨與無奈,他接著說:「壓力最大的就是這一波,之前SARS、金融海嘯都很短暫。」

 

「1個廳200個座位,10個人,別說梅花座,搬一塊木板躺下來都可以。」觀眾從1天1000多人變成100多人,1天要虧4萬元,最近虧損減少為每日3萬元,並非人潮變多,而是「沒有片源了,不用花錢買新片。」好萊塢大片紛紛延後上映。

 

公文艱澀 紓困難申請

 

戲院最近取消早場、深夜場,減少工讀生排班,黃炳熙也研究各種紓困辦法,「可是政府公文都咬文嚼字,很複雜,什麼補貼跟補助不一樣啦怎樣怎樣。」還要備齊許多文件,但萬代福這種小戲院連員工打卡資料都很難完整,「只有大的連鎖影城有完整資料吧,他們有專人負責研究這些,像以前電影院數位補助,都是大咖先拿走,小咖就沒有了。」

 

▼踏進萬代福的電影文物館,像走進時光隧道,回到台灣電影業最好的時光。(圖/取自鏡週刊)

 

我國政府公文出了名地難懂,何止黃炳熙覺得看不懂,作家林立青就在臉書提過,許多勞工朋友都反應看不懂補助方案。但黃炳熙也許是習慣了難懂的公文,最後只小聲自我感慨:「個人的知識不夠,社會知識不夠,也沒辦法啊。」

 

後來他委託看得懂公文的朋友協助,終於找到符合資格的文化部補助,「說4月底會通過,但最近又說要到5月。我跟你講,可能拖到業者拿到錢已經倒了啦,餓到奄奄一息,東西拿到你嘴邊剛好死掉。」

 

不過,相較於高聲喊政府補助的大企業,像黃炳熙這樣的中小企業老闆,說到最後總是怪自己知識不足、能力不好、本錢不夠,「自求多福吧,我們就是實實在在靠自己,本來做生意就是要本錢啊。」


延伸閱讀
【老店戰疫3】一把青裡的老店會消失嗎? 70年功夫菜餐廳賣便當求生
【老店戰疫4】「被KTV耽誤的熱炒店」 再苦也不讓50個家庭斷炊
【老店戰疫番外篇1】他嘆高薪仍難育材,家長是主因
【老店戰疫番外篇2】高標準消毒抗疫 KTV老闆自豪包廂比外面更安全
【老店戰疫1】疫情下的老店單打獨鬥 在大衰退中掙扎求生

 

(封面圖/鏡週刊)

 

【往下看更多】
首波「勞工紓困貸款」申請逾7.5萬件 6日起陸續撥款
「1萬元紓困金」門檻高? 網揭4條件:生活困頓才能領
勞工紓困貸款第2波銀行名單揭曉!首日洽詢量5.11萬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