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森財經新聞

關稅大刀瘋起來自已人都砍!分析師憂「蘋果完了」:恐失血1.32兆

2025/04/07 17:36 東森財經新聞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上週公布「對等關稅」,重擊全球科技產業,就連自家人蘋果(Apple)也遭難逃,儘管蘋果在過去幾年積極將部分生產移出中國、轉向印度、越南、馬來西亞等地,但最新一波關稅卻將這些國家一併納入,使蘋果原本的供應鏈避險策略形同破局,導致蘋果股價上週連2日重挫,累跌逾15%,其中週四單日跌掉9.25%,市值蒸發3000億更創2020年3月後最糟表現。

根據川普上週三宣布的新制,針對中國製商品的關稅由原本的20%一口氣提高至54%,同時對印度、越南、台灣、韓國、日本、馬來西亞等地的進口產品也施加24~46%不等的關稅。由於蘋果目前98%的供應鏈支出都集中於這些國家,此政策幾乎斷了其全球製造調度的後路。

★【理財達人秀】拉1110點 國安天堂? 有差別上漲 右下角撿便宜!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分析師伍德林(Erik Woodring)指出:「當你看到越南、印度、泰國等地也遭加徵高關稅時,對蘋果而言,已無處可逃。」他估算,若蘋果選擇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iPhone產品線在美國可能需平均調漲17~18%,而若無法取得豁免,調幅甚至可能達30~43%。

根據Rosenblatt Securities分析師估算,入門款iPhone 16e目前售價599美元(約新台幣19792元),若關稅轉嫁至消費者,價格恐飆升至約856美元(約新台幣28292元);旗艦款iPhone 16 Pro Max則可能從現行1599美元(約新台幣52850元)暴漲至近2300美元(約新台幣76000元)。

分析師克羅克特(Barton Crockett)形容:「這可能會引爆蘋果,使其損失高達400億美元(約新台幣1.32兆)的營收。」川普此次並未像2017~2020年間的貿易戰時期,對蘋果提供豁免或關稅減免,使外界驚訝美國政府對這家國民科技品牌的態度急轉直下,克羅克特直言:「我們原以為蘋果會再次受到禮遇,但現在看來完全不是這麼回事。」

儘管蘋果自疫情以來積極擴大印度與越南的產能配置,但目前大多數iPhone仍在中國生產,Wedbush分析師艾夫斯(Dan Ives)估計,若要將10%的產能遷至美國,至少需耗時3年、花費300億美元,且將對供應鏈造成重大影響。

雖然川普呼籲蘋果「把工廠建回美國」,並強調蘋果將投入5000億美元於美國零組件與晶片採購,但目前該公司並未承諾在美量產主力產品。事實上,蘋果過去僅曾於德州組裝過Mac Pro桌機,不過最終組裝環節仍高度依賴亞洲。

CFRA分析師齊諾(Angelo Zino)警告,若蘋果選擇吸收大部分關稅,恐將侵蝕毛利與EPS,他表示,蘋果不太可能在未推出新機前大幅調價,真正的價格調整可能要等到秋季iPhone 17發表時才會發酵。

雪上加霜的是,蘋果近期在主要市場的iPhone銷售表現已現疲態,分析師指出,雖然今年2月推出的iPhone 16e強打AI功能,但多數用戶認為新功能尚未具備足夠吸引力升級設備,在此情況下,若再加上價格大幅調漲,恐進一步打擊需求,為三星等競爭對手提供機會。

根據Counterpoint Research共同創辦人沙阿(Neil Shah)預估,蘋果若要完全抵消新一波進口稅成本,平均價格需調漲至少30%,但CFRA認為,消費者能夠接受的漲幅頂多5~10%,若超出區間,蘋果恐陷入銷售量與獲利雙輸局面。

目前蘋果尚未就此波關稅發表正式回應,也未透露執行長庫克(Tim Cook)與川普會面時是否曾就相關政策進行溝通。不過,蘋果在去年11月的財報中已預警指出,關稅升高將對其營運構成風險,包括提高售價、降低產品可得性,甚至可能迫使某些產品退出市場。

專家預測,接下來蘋果、白宮與中國三方之間將展開新一輪緊張談判,克羅克特總結:「我們很難想像川普會選擇摧毀一個美國的象徵品牌……但現在看來,他下手很重。」

(封面圖/取自Unsplash)

 

【往下看更多】
川普關稅算法 諾貝爾經濟獎得主批「愚蠢」:ChatGPT給的?
「9903.01.34」逾20%免課稅? 專家勸先別嗨:誤判恐陷更大困境
傳iPhone恐漲到7.6萬? 蘋果門市出現「恐慌性搶購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