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森財經新聞

口袋要多深才算有錢人?3成上班族嫌不夠:至少1000萬

2024/06/07 13:05 東森財經新聞 記者張琬聆

你對有錢的定義是多少呢?根據1111人力銀行調查上班族心目中的「有錢階級」,平均得有623萬元的流動資金,比2年前還多3成,顯示通膨壓力下對有錢的門檻要求更高了,甚至有34.6%的上班族認為至少要1000萬元才稱得上有錢。

年初以來,台北股市強強滾,一舉衝破2萬點歷史新高,讓股票投資理財及募資ETF成為全民運動,可看出受薪階級對於「被動收入」的積極追逐,但到底要累積多少流動資產,才符合心目中「有錢」的標準呢?根據1111人力銀行調查,34.6%的上班族認為至少要有1000萬元;也有2.9%上班族認為只要有50萬就算。但平均則要擁有623萬元的流動資金才算晉升有錢階級。

★【理財達人秀】台積回神 CoWoS.散熱買點? 綠電.航運噴 ETF配息神算!★

該金額比起2年前調查的結果474萬元,已經多了149萬元,足足多了3成,1111人力銀行公關經理曾仲葳分析,明顯感受到在物價飛漲的狀況下,要讓上班族可以安心度日的門檻也日益提高。

▼1111人力銀行公布上班族理財現況調查。(圖/翻攝1111人力銀行)

3成認為擁千萬元才有錢 5成投資股票衝獲利

再從上班族理財工具來看,佔比依序是股票/ETF最多55.7%、保險/儲蓄險/投資型保單44.2%、銀行儲蓄/定存40.3%,和先前調查儲蓄定存最高相比名次大翻轉。其中平均每月投資金額9260元,投資目的包括創造更多財富51.6%、提升生活品質49.4%、存緊急預備金44.0%,以及想要提早退休/養老37.6%。

從交叉分析顯示,不同年齡層青睞的理財工具也不同,45歲以下以股票/ETF為大宗,反映的是正值事業上升期,投資理財傾向利潤風險更高來衝高獲利;45歲以上則以保險、銀行定存為主,理財方向轉為保守,以保本作為主要理財工具。另外多數上班族會參考理財網站資訊、親友長輩意見、媒體報導以及銀行理專/保險業務的推薦。

曾仲葳指出,主計總處公布的消費者物價指數已經連續3年超過2%的通膨警戒線,物價有感上升,促使上班族追求更多元的收入,擁有兩份以上收入的上班族比例也持續增加,從2022年的4成8提高到5成8。

居高不下的通膨也推升上班族投資理財的熱度,曾仲葳表示,因為低利環境讓存款族苦哈哈,不想讓錢愈存愈薄,相對來說ETF因為選擇多樣化、資金門檻低、交易標的資訊透明,可以分散個股投資的風險而受青睞。根據台股ETF集保戶股權分散統計最新資料顯示,受益人連續14週創新高,已達837萬人。

▼通膨壓力推升上班族投資理財的熱度。(圖/pexels)

僅3.8%財富自由 經濟壓力大又怕詐騙

另外調查也發現上班族經濟壓力大,勉強打平38.5%、入不敷出12.5%以及有負債18.3%,僅26.9%上班族感受到生活有餘裕,甚至只有3.8%達到財富自由3.8%。主要經濟壓力來源以生活開銷75%最大,房貸/房租也有59.2%、孝親支出48.6%、育兒費用30.2%;平均支出的金額達到2萬6514元。

至於投資時最怕遇到的風險,失業收入不穩定53.7%、遭人詐騙46.2%、金融危機43%、通膨41.9%以及股市暴跌38.7%。曾仲葳表示,根據內政部的統計,投資詐騙在去年首度超過了網拍詐騙,成為所有詐騙類型當中案件數最多的,財物損失金額達到53.4億元,居各類詐騙之冠,許多人因此血本無歸,賠掉畢生積蓄。

曾仲葳提醒,再穩健的投資都有風險,建議不要以透支信用、借貸的方式來理財,同時要切記不要貪圖超乎常理的高報酬,避免遭受詐騙,導致財務損失、個人信用破產,更嚴重還有可能因為捲入詐騙,導致刑事責任。

(封面示意圖/東森財經新聞張琬聆攝)

 

【往下看更多】
年輕人貪享樂!長輩勸「買房能改善生活」他嘆:沒負債就偷笑了
贏在起跑點!「4.5億保單一次繳清」男嬰5歲起每年進帳破千萬
竊盜大谷翔平5.5億!前翻譯水原一平 找到新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