慘!遭詐團血洗7千3百萬 台中退休女醫師見警上門才知遭詐
(2024/12/12 12:16)
mRNA疫苗「像麥當勞蒸小籠包」?醫師爸喊:我的孩子不打
中央開放6-11歲學童接種莫德納疫苗,高雄市、桃園市在5月2日第一天搶先開打,新北市3日開打,台北市、宜蘭縣也即將在5日與9日開打,而輝瑞BNT兒童疫苗預估最快在6月初讓5-11歲學童接種。
★【理財達人秀】台積電領漲 尾牙季電子攻 設備卡位?獨解量子電腦股!★
隨著多日本土確診數單日破萬例,同時又陸續傳出幼童不幸染疫身亡或重症的消息,家長們紛紛陷入恐慌之中,但是孩子到底要不要接種兒童疫苗?一方面擔心副作用、一方面又怕孩子染疫,家長實在兩難。
綜觀各方專家意見,大多數都是鼓勵家長讓孩子接種疫苗,認為「利大於弊」,或者就是要家長自己多方面評估,極少有醫師公開持反對意見。就在兒童疫苗開打之際,心臟外科醫師楊智鈞在臉書上表示,他在與一位腫瘤免疫專家討論之後,做出的結論是「不只是莫德納疫苗、而是包括BNT在內所有的mRNA疫苗,我目前都不考慮讓孩子施打」。
楊智鈞解釋,mRNA疫苗是一種全新的疫苗開發技術,首次做成產品就投入實戰,它的原理是送一段人造「信使RNA」進入免疫細胞、讓免疫細胞製造抗原出來。「打個比方,就像是你把菜單、餃子皮、豬肉餡丟給麥當勞,叫他蒸小籠包出來。」
用人工的方式、改變了天然細胞的能力。這有沒有風險呢?楊智鈞認為,理論上沒有,因為mRNA理論上不會改變細胞的DNA結構。意思就好比,麥當勞小籠包蒸著蒸著,不會哪天整個突變成鼎泰豐一樣。
但一切就只是「理論上」而已,而幼兒的免疫系統正在發展狀態,兒童不成熟的骨髓幹細胞也很旺盛,這些人造mRNA會不會進入幹細胞?會不會改變兒童的免疫系統呢?
▼輝瑞BNT兒童疫苗預估將在6月開打,由於劑量較小、國外數據相對較多,部分家長對其比較有信心。(圖/輝瑞提供)
楊智鈞說,決策總要考量風險利弊。不打疫苗的風險是什麼?最嚴重就是一死。日本84萬兒童染疫,死亡的有4人,死亡率約為萬分之0.046,也就是百萬分之4點多。換句話說,100萬個感染的小孩、有99萬9996人存活,這個是他知道的。
打 mRNA的風險呢?除了嚴重副作用萬分之一外,還有其他風險嗎?答案他不知道。當有一個選項的風險是相對能掌握、另一個選項的隱藏風險卻所知有限時,楊智鈞(以及他認識的至少三位有小孩的兒科醫師)決定以他們有限的所知、幫孩子選擇風險較能承受的那一個。在孩子身上,楊智鈞的邏輯是先講求不傷身體、再講求效果。
楊智鈞發表看法後,立刻引來許多「關切」,許多醫師甚至貼上「兒科醫學會鼓勵接種的聲明書」,要楊智鈞好好謹慎發言。楊智鈞則是回應「請大家不要幫我貼標籤,我沒有下指導棋要別人怎麼做,只是表達自己的看法,難道我決定不讓我孩子打哪一種疫苗,還得向別人道歉?」
小兒感染科醫師黃瑽寧最近也在粉絲頁上「澄清」,表示最近網傳「黃瑽寧醫師勸大家不要打疫苗」,並非事實。主要是因為黃瑽寧日前拍攝一段衛教影片,表示6-11歲的莫德納疫苗沒有明顯的利大於弊,最多只能說「利弊相當」,而根據紐約的一項研究,輝瑞BNT兒童疫苗對Omicron病毒株的保護力只剩下12%左右,但可以減少約一半的住院率,不過,當時紐約每十萬人口只有0.6%兒童染疫,而打疫苗的兒童每十萬人口僅0.3%住院,所以數字已經小到沒有統計意義。
此番言論被解讀為「反疫苗」,黃瑽寧因此特別發文,強調兒童打疫苗可減少一半的重症機率,他自己的孩子也會接種。不過,黃瑽寧也坦承,由於Omicron病毒株的免疫逃脫,不論哪一種新冠疫苗,只有接種後2~3個月可以減少感染,以及保護身邊的人,未來有極大機率仍會感染病毒。
兒童發展專家王宏哲也公開表示會帶孩子去打疫苗,他直言,如果這場仗最後一定要打,最終決勝負的將會是孩子的免疫力,應該要多讓孩子們運動、營養均衡,少吃零食甜食、注重睡眠品質、及有穩定的情緒,一定可以打贏這場仗。
●以上言論不代表東森新聞立場
延伸閱讀
(封面圖/周志龍攝/CTWANT提供)
【往下看更多】
►買房選預售or成屋?內行點「2種預售」別碰:風險過大
►每日1千「防疫補償」怎麼領?4圖看懂申請資格
►劍橋大學最新研究:COVID-19損害大腦認知 相當於老20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