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交易策略能否複製? BCA搖頭:「2因素」已不同
(2024/11/09 11:32)
「高所得家庭」對通膨更有感?主計總處曝2關鍵
今年以來,國內出現特殊現象,高所得家庭承受的物價壓力竟高於低所得家庭,一反常態。主計總處官員點出兩關鍵,一是國際金價飆高,導致高所得家庭會購買的珠寶、金飾更昂貴,二是外食費高漲,高所得家庭外食、上館子的比例又較高。
主計總處按月發布國內物價概況,也會公布所得層級別的消費者物價指數。大多數時候,可支配所得最高20%家庭(高所得家庭)CPI漲幅會低於可支配所得最低20%家庭(低所得家庭),換言之,高所得家庭感受到的物價壓力,相較低所得家庭更小。
★【理財達人秀】台積嚇過頭 營收續強股! 特斯拉噴40% 車電補漲?★
主計總處官員說明,低所得家庭平均CPI漲幅常常大於高所得家庭,是因食物類漲幅通常較大,占比在低所得家庭又較高,使得低所得家庭對物價上漲更有感。
▼主計總處指出,外食費高漲,高所得家庭外食、上館子的比例又較高,導致高所得家庭對物價上漲更有感。(圖/取自Pixabay)
主計總處說明,高所得家庭的「雜項類」權數大於中低所得家庭,近幾個月雜項類漲幅又較顯著,是讓高所得家庭CPI反轉超過低所得家庭的關鍵。
主計總處官指出,推動漲幅擴大的因素,在於「雜項類」當中的「個人隨身用品」飆高,4月衝上6.07%,創108年9月以來的最大漲幅。
▼個人隨身用品包含金飾珠寶、鐘錶、皮包及行李箱等項目群。(圖/取自Unsplash)
主計總處資料顯示,4月「金飾及珠寶」年增率衝上18.39%,創103年1月、發布以來的最大漲幅。
主計總處官員說明另一個因素,不論哪種所得家庭,都有食物類支出,但近期外食費漲幅居高,蔬果等食材價格相對平穩,而低所得家庭採買食材、壓力較小,高所得家庭則可能常去餐廳消費,對外食費上漲會更有感。
(封面圖/取自Pexels)
【往下看更多】
►「1關鍵」打壞Fed抑制高通膨策略!經濟學家:漲勢比預期久
►比黃金還讚?彭博調查:NVIDIA等科技股「抗通膨優選」
►不敵通膨!首季實質月薪4.3萬 連3年負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