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圈沒落怪罪「少子化」? 他推導關鍵因素:貪婪房東
(2025/04/15 11:40)
殯葬設施嚴重不足! 學者憂:未來恐「死無葬身之地」


台灣少子化危機難解!根據國發會最新預測,2031年台灣的死亡人數將飆升至22萬人,而出生人數僅有11萬人,呈現相差2倍的「生不如死」,這不僅凸顯少子化問題的惡化,更讓殯葬設施的供需失衡問題浮上檯面。內政部研究報告指出,許多縣市的殯葬設施已無法應付當前需求,甚至未來15年內將面臨嚴重不足的困境,部分地區的居民恐將面臨「死無葬身之地」的窘境。
南華大學生死學系副教授楊國柱指出,台灣的殯葬系統正承受巨大壓力。以台北市為例,現有的殯儀館雖勉強足夠,但未來15年內將不敷使用;而新北市的情況更為嚴峻,不僅殯儀館空間不足,火化設施也將面臨短缺。與此同時,傳統喪禮講究吉時吉日的習俗,也讓殯儀館的工作人員負擔沉重,進一步加劇了設施與人力不足的問題。
★【理財達人秀】台股暴漲拉回 賣點還沒到? 設備起風?主力買超跌股!★
為解決殯葬資源短缺的困境,楊國柱提出多項建議。例如,政府可考慮鬆綁法規,允許部分私人會館合法化,以分擔殯葬設施的壓力;同時,將「生命園區」轉型為多功能用途,例如結合運動場等休閒設施,使其更貼近社區生活,降低居民對殯葬設施的反感。此外,推廣簡化喪禮流程也是可行的方向,既能減輕家屬負擔,也能提高殯葬設施的使用效率。
然而,中華民國葬儀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徐朝輝對此持保留態度。他認為,部分解決方案難以在短期內見效,例如政府提案新建殯葬設施時,往往會遭到當地居民強烈反對,甚至因政治人物顧慮選票而停擺。他建議,現階段較可行的做法是擴建現有設施,例如將火葬場改為立體多層建築,以提升空間利用率。
台灣「生不如死」的問題不僅是人口結構的挑戰,更是社會資源分配的難題,如何在尊重傳統習俗與解決現實困境之間取得平衡,將考驗政府與社會各界的智慧。
(封面示意圖/CTWANT提供)
【往下看更多】
►川普喊話「市場將飆升」 美媒不挺:跌都怪別人
►領千元吐500! 她找郵局求助反遭嗆:合理懷疑妳造假
►學者示警:川普沒搞定「這2事」 每天恐跌1000點
推薦閱讀
人氣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