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花錢享樂卻住漏水屋 她直言「寧願省錢住好房」引熱議
(2024/12/20 18:33)
手把手教你!自我體檢財務狀況 4步驟超簡單
近年來,體檢愈來愈受到年輕人的重視。一是因為大家健康意識逐漸加強,對於身體健康愈來愈重視;二是事實證明,透過體檢,在身體出現小問題的時候及時治療,治療效果更好,治療成本也更低。如果到了疾病爆發的時刻,可能就已經錯過了最佳治療期,錢包受罪,人更受罪。同理,對財務狀況也需要進行「體檢」,從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為下一階段的投資理財做好準備。
★【理財達人秀】台股權值殺尾 年終體檢! 集團股發威 右下角操作★
步驟一|查看應急備用金夠用嗎
衡量標準:流動性比率
計算方法:流動性比率=流動資產÷每月支出
理想參考值:3 ~ 6
這個比率代表的是應急能力的高低,也就是說,在沒有收入的情況下,應急備用金能否支撐一個人或一個家庭一段時間的正常生活,涵蓋衣食住行方方面面的開銷。
不要覺得這種情況距離我們非常遙遠,不少年輕人在剛開始工作的時候,由於積蓄不多,即使工作再不喜歡、再沒有前景,在辭職的時候都要戰戰兢兢。因為沒了飯碗,吃飯都成問題,你如何能保證自己在很短時間內就找到心儀的工作呢?這時候應急備用金就是你辭掉老闆的底氣。再比如一個大城市的普通三口之家,雙方收入再高,一旦一方突然失業,大城市高額的開銷及不能中斷的車貸、房貸都會追著你跑,讓你在面對突發狀況時,無法也無力招架。
我們用流動性比率,也就是一個家庭中流動資產與每月支出的比值,來簡單計算一個個體或者家庭的應急備用金是否充足。一般而言,流動性比率至少應在3左右,也就是說,要預留出三倍於每月支出的流動資產作為應急備用金。對於不同人群來說,這個比值還應該有所調整。比如對於收入來源不穩定的個人或者家庭,比值應達到6以上,12為佳;高負債、高消費家庭的流動性比率則應該達到12以上,24為佳。
步驟二|查看負債比例是否過高
衡量標準:償債比率
計算方法:償債比率=每月償債額÷月收入
理想參考值:理論上以30% 左右為佳,最高不超過50%,根據具體情況可適當提升
著名財經作家吳曉波說:「負債是實現財富自由的第一步。」這句話單獨看有點絕對,但放到負利率時代的大背景下,就顯得意義非凡。負利率時代是消費者物價指數快速攀升,導致銀行存款利率實際為負的時期。
有錢人都在賺「睡後收入」,普通人卻是在睡夢中被蠶食本就不多的資產,還有比這更悲傷的故事嗎?但你看,身邊太多人都是如此,早出晚歸辛辛苦苦地工作,每月賺取不多的薪水還要省吃儉用,滿懷希冀地將這筆錢存進銀行中,暢想著未來富裕的生活。
所以吳曉波說:「要學會利用貨幣的槓桿效應,放大自己的財富。」
當然,並不是負債愈多愈好。負債多少合適呢?關於負債多少合適,個人認為沒有放諸四海而皆準的標準,需要考量的因素很多,包括家庭成員的年齡構成、風險承受能力、收入是否持續穩定、家庭保障是否完善等等。但總體來說,為避免因負債造成財務危機,要求在家庭財務能力可以承受的範圍內,不影響現有家庭生活水準為宜。
這裡要介紹一個概念:償債比率。償債比率可用來衡量個人或者家庭償債能力的高低,具體數值為每月用於償債的金額占月收入的比重。償債比率過高的個人或家庭可能因為過高的債務導致生活品質的降低,也更容易發生財務危機。
半年前,我認為50%的償債比率對我們這個雙薪小家庭已是極限,但現在看,房價在上升,薪資水準在提高,我的理財能力也在不斷提升,壓力已明顯減小。
當然,每個人、每個家庭還要從實際出發。如果小家庭年齡構成較大,超過35 歲,償債比率可適當降低,因為人到中年,會有一個大的消費區間,包括子女的教育金等等;如果小家庭收入較高,未來還有不錯的收入提升空間,償債比率可適當提高。
步驟三|查看家庭保障是否齊備
關注重點:家庭收入的主要貢獻者是否配備了相應保障。
配置原則:家庭中誰的責任最大、誰的在經濟方面貢獻最大、誰發生風險家庭更容易陷入困境,就先保障誰。
年輕時對保險的作用體會不深,學習理財之後,愈來愈深刻地體會到家庭財務安全的重要性。儘管我們都不希望不幸發生,但天災人禍不可避免。與其避諱這個話題,不如未雨綢繆,為自己和家庭提前做好風險備案。我們能做的,是在風險來臨之前做好預防。在風險面前,最有用的就是充足的資金了。
出於這樣的考慮,購買一些種類的保險變成了我們必須考慮的事。保險能幫助我們轉嫁一定的未知風險。花了錢,如果遇到狀況,能有一筆錢和災難對抗;如果沒發生什麼事,一些險種也能帶來一定的投資收益。
在配置保險的時候,有幾個基本原則需要注意:
1. 投保時,大人優先還是孩子優先?
2. 買消費型保險還是儲蓄型保險?
步驟四|查看家庭理財效果好嗎
衡量標準:資產成長率
計算方法:資產成長率=資產變動額÷期初總資產
資產成長率用來衡量個人或者家庭的總體理財效果,與衡量某個理財產品的年化報酬率的計算公式類似,但家庭的資產變動額實質上包含兩部分,即薪資收入與理財收益,兩者之和減去生活成本(即所有支出),就是資產變動額。顯然,資產成長率愈高,證明資產產生的被動收入愈多,也就說明財務狀況愈好。
還記得前文提到的通貨膨脹嗎?如果你的資產成長率低於通貨膨脹率,就說明你努力積攢下來的錢,不但沒有升值,還被通膨白白蠶食了購買力。
本文摘自《我的財富自由手冊:才女到財女的人生必修課》/亭主/本文由寶鼎出版授權提供
●以上言論不代表東森財經立場
●投資理財有賺有賠,投資人決策時應審慎衡量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封面示意圖/pixabay)
【往下看更多】
►女兒逛超市「土豪式」購物講不聽! 她1招解決 財經專家讚爆
►賺錢是件光榮事!猶太父母5撇步 教出理財達人
►理財目標永遠做不到? SMART原則+3關鍵 讓你走上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