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森財經新聞

DeepSeek日賺1850萬「淨利率545%」 官方補充:沒那多

2025/03/03 10:30 東森財經新聞 記者張琬聆

中國AI公司創建的聊天機器人「深度求索」DeepSeek,進日公布推理系統的技術解讀,以及營運成本與收益狀況,官方指出「理論上一天的總收入為56萬2027美元(新台幣約1850萬元),成本利潤率(淨利率)545%」。

DeepSeek日前在中國社群平台「知乎」創建官方帳號,並公布DeepSeek-V3/R1 推理系統概覽的技術文章,不僅公開系統的核心改善方案,更首度披露成本與利潤率等關鍵資料,引發市場熱議。

★【理財達人秀】2萬快閃怕晶片稅? 關稅股災再來 二次送分題?

該文章指出,DeepSeek-V3/R1 推理系統的改善目標是提升吞吐量並降低延遲,因此採用了大規模跨節點專家並行(EP)方案,雖然增加了系統複雜性,但透過EP策略提升批次大小(Batch Size)、隱藏傳輸耗時、改善負載均衡,有效提升 GPU 利用率。

其中DeepSeek V3和R1的所有服務皆採用H800 GPU,並與訓練時使用相同的精度,白天運算負載較高時,全數GPU部署於推理服務,夜間負載較低時,部分GPU轉為研究與訓練用途。數據並提供2月27日12:00至2月28日12:00 這24小時內的統計資料,總收入可達56萬2027美元,理論成本利潤率高達 545%。

▼DeepSeek公布一日總收入可達逾56萬美元。(圖/翻攝知乎)

不過DeepSeek官方也隨後補充,「當然我們實際上沒有這麼多收入」,因為V3定價更低,導致部分token收益下降,同時收費服務只佔了一部份,意味免費服務的佔比不小,且夜間還會有折扣,因此降低整體營收。

中國財經媒體《證券時報》針對業界分析指出,DeepSeek的開放原始碼策略與成本控制能力正在打破AI領域的資源壟斷。這次「透明化」資料披露,不僅展現其技術實力與商業潛力,更打破了AI資源壟斷,降低大模型門檻,帶動AI商業化加速,讓科技巨頭可能被迫降價,進一步壓縮AI服務定價,因此大模型的盈利閉環已從理想走向現實。

《證券時報》引述中信證券的分析,DeepSeek在模型訓練與推理成本控制上的創新,可能促使科技巨頭採用更具成本效益的方式開發 AI 模型,進一步推動 AI 行業的技術改革與應用到位。

對於DeepSeek實際利潤低於理論資料,《新浪新聞》引述業界分析指出,DeepSeek的超高GPU利用率與動態排程策略,已讓其推理服務的盈利能力遠超市場預期,並且進一步拉低AI推理的成本門檻,影響整個產業格局。

台灣PTT網友也熱烈討論,聚焦在「理論上」的字眼讓人玩味,「實際上勒」、「理論上,老闆畫大餅時都喜歡講這句話」、「理論上畝產萬斤,鋼鐵超英趕美」、「中國自吹新聞先打對折再看」、「號稱頂天的技術,卻只作出更便宜,沒做出更好」、「喇叭,不上市是因為怕上市後被發現堆一堆輝達GPU」、「大陸在扶持科技業,數據不做好看點不行」。

也有網友分析高利潤的原因,「蠻猛的,便宜真的是萬解」、「他這個應該是每GPU小時成本2美元 ,然後每GPU小時能提供多少token乘上每token價格算出來的」、「他其實是告訴你,自己佈DS的可能收益,但實際上賺多少,得看你服務滿載程度跟收費而定」、「這個算法有問題吧,只算租顯卡的錢」、「理論上,就是藏了GPU成本吧」。

(封面圖/unsplash)

 

【往下看更多】
親中的代價! 謝金河:下個金融危機恐在東南亞
美國高度依賴台積電 經濟學人:川普MAGA夢難圓
幣圈噴漲!川普宣布5虛擬貨幣「列美戰略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