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首頁 搜尋
東森財經新聞台 Apps
Play 商店 免費下載
下載
首頁財經新聞 > 房產 > 限貸令釀房市4亂象!估價師批「政策錯誤全民買單」:恐拖垮經濟

限貸令釀房市4亂象!估價師批「政策錯誤全民買單」:恐拖垮經濟

2025/07/08 14:09 東森財經新聞 記者張琬聆
限貸令釀房市4亂象!估價師批「政策錯誤全民買單」:恐拖垮經濟

近年房市大熱導致房貸水位屆滿,中央祭出各限貸令來抑制,卻衍生一齣齣的亂象,估價師歸納出4大關鍵亂象,包含房貸條件溯及既往、高價宅總價門檻脫離現實、鑑價與放款標準錯亂,以及建商被迫變身銀行等,痛批罪魁禍首是政府,卻要全民買單,一意孤行將拖垮整體經濟與社會信任。

對於近日房市爆發的一連串問題,正心不動產估價師聯合事務所所長黃昭閔認為,追根究底,罪魁禍首正是政府偏執的金融與房市政策,如今這些政策錯誤所引爆的後果,卻要全民共同承擔,包含購屋者掉入違約陷阱,建商淪為放款單位等,導致社會矛盾持續擴大,相當令人痛心疾首!

★【理財達人秀】爆量6500億 反而好買? 作帳+作夢 雙行情黑馬 ★

黃昭閔歸納4大關鍵亂象:

一、金融政策「溯及既往」,踐踏法治與信賴基礎

現行金融政策朝向全面緊縮,包括降低貸款成數、取消寬限期,甚至出現「溯及既往」的誇張作法!許多民眾在當初購屋時,在謹慎評估自身財務能力與貸款條件後,才決定簽約購屋。

然而2024年9月19日後金融政策卻突然變臉,尚未申請的貸款件,在毫無緩衝期與法律保障下,適用第七波信用管制,形同政府單方面毀約、嚴重踐踏法治精神與人民對制度的基本信賴!

黃昭閔認為,為維護法律信賴原則,調整政策應該設有「緩衝期」,凡涉及貸款條件變動的政策,均應設有合理的緩衝與過渡期,以保障已完成簽約、付款、或預售屋購置的民眾,不受臨時政策波動影響,確保信賴保護原則不被踐踏,並避免市場恐慌與違約潮。

二、高價住宅門檻凍結十年未調整,嚴重脫離現實

中央銀行自2016年起對高價住宅實施限貸政策,但至今從未調整總價門檻。近十年以來因物價通膨,房價早已呈倍數成長,導致原本屬於中價位的住宅也被劃入「高價住宅」,被迫適用更加嚴格的限貸措施。

然而政府仍故步自封,導致一般換屋族無辜遭限貸,原本正常的購屋行為反被打入高風險分類,難以取得合理貸款成數,額外增加出來的高額自備款無力承擔,恐陷入違約或與建商產生消費糾紛!

至於該怎麼解決?黃昭閔建議建立「高價住宅認定調整機制」,納入購屋使用目的區分,由於現行高價住宅認定門檻已嚴重脫離市場現實,應比照具公信力的房價指數,建立定期自動調整機制,每兩年檢討並調整門檻,以符合房價變動趨勢;同時應將「購屋使用目的」納入評估依據,對於首購族或自住需求者,應有別於非自用投資行為者的適用規範。

▼現行高價住宅認定門檻已嚴重脫離市場現實,導致換屋族無辜遭限貸。(圖/正心不動產估價師聯合事務所提供)

三、鑑價與放款標準錯亂,限貸卻又不給貸

銀行採用「鑑價與買價取高者」來認定是否屬於高價住宅,卻又以「取低者」決定實際可貸金額,形成初一十五不一樣的雙重標準!不僅導致更多住宅被錯列為高價住宅限貸,更直接壓縮實際放款空間,等於「限貸又限估」,讓購屋民眾左右受困、進退兩難!

黃昭閔認為,首購與自住型買方應給予寬鬆條件,即便總價達到高價住宅門檻,若購屋者為首購或自住使用,應適用較寬鬆的貸款成數與合理寬限期,以兼顧民生需求與社會公平,避免誤傷剛性購屋族群。

四、建商被迫變身銀行,角色錯置、風險外移

在銀行貸款成數大幅縮減、買方資金缺口浮現之際,主管機關不思檢討政策失當,竟轉而要求建商「補足缺口」,這種脫序做法等同將金融放款責任強加於建設業,完全違反市場分工原則,讓建商背負本不屬於其的金融風險。這不僅有違市場機制,更是嚴重的角色錯置與不對等風險轉嫁,顯示政策已徹底失衡。

黃昭閔舉例,某消費者名下已有一間房,2010年在台中購買一戶70坪預售住宅,每坪單價50萬元、總價3,500萬元,當時屬於非高價住宅,預期可貸7成。然而今年交屋申辦房貸時,銀行重新對該屋進行鑑價,核估每坪單價已上漲至60萬元、總價高達4,200萬元,銀行即以「高價住宅」視之,依第七波信用管制僅准貸3成。

更離譜的是,黃昭閔指出,該戶被認定為高價住宅時,是採用高估值,但實際放款時卻又用買賣價作為擔保品價值認定的基礎,結果買方不僅無法貸足原預期資金,還背上高額自備款與違約風險,最終政府竟反過頭要求建商協助分期攤還,變相逼建商成為金融放款單位,「請問,建商何德何能肩負金融風控職能?這根本是政策失能下的體制錯亂!」

▼台中換屋族購買預售屋,交屋申辦貸款卻面臨高價住宅的限貸令門檻。(圖/正心不動產估價師聯合事務所提供)

黃昭閔認為,以剛性需求的自住客來說,所購置的房地產,自簽訂買賣契約後並不會移轉、轉賣,市場價格的變動對於這類買方而言根本不受漲跌影響,金融機構卻以銀行重新鑑價後的高估值認定適用豪宅限貸的標準,嚴重違反法律的信賴保護原則,直批「實在荒謬至極!」

該如何解決這種荒謬狀況?黃昭閔退一步來說,若政策變更導致銀行貸款核撥不足,應由政府主導設立「購屋貸款差額擔保基金」,協助承購戶取得缺口資金或額外擔保資源,減輕市場負擔,而非強迫建商「變身為金融機構」扮演放款角色,導致角色錯置與義務加重的嚴重問題。

黃昭閔強調,這些建議既有助於穩定房市、避免錯殺善意買方,也能有效化解政策與現實間的落差,盼相關主管機關傾聽基層聲音,進行結構性修正,重建民眾對房市與政府治理的信任。

錯誤的政策不僅破壞市場秩序,更將風險無情轉嫁給無辜民眾與建商,黃昭閔接著說,若政府繼續罔顧市場機制與民生痛苦,一意孤行,不僅無助於打房,更將拖垮整體經濟與社會信任,希望政府正視問題、全面檢討,還給房市一個公平與理性的環境。

(封面示意圖/東森財經新聞張琬聆攝)

 

【往下看更多】
寶佳降價不是你想的那樣? 專家揭「4跌價模式」:趁病要他命
台灣關稅卡關? 他估3產業「吞不下去」:若0%直接見祖先
施俊吉拋「關稅卡關2可能」 網嘆:還在保護國產車?

 

【熱門排行榜】
郵局臨櫃領普發1萬 「1規定」要注意 疏忽恐白跑一趟
7-11美式10元限3天! 燒仙草買1送1 全家咖啡6折開喝
吊車大王又出手!派女婿到蘇澳勘查 小山貓、怪手已裝車待命
關鍵字: 限貸令央行信用管制房貸高價住宅
Live 直播Live 直播
FB分享
字體變大
字體變小
加入Facebook粉絲團
訂閱Youtube頻道
收合
十一月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2025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26
27
28
29
30
3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4
5
6
00:00
01:00
02:00
03:00
04:00
05:00
06:00
07:00
08:00
0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
22:00
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