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美政府扶植,電動車電芯在美產能將跳躍式成長,2030年飛越900GWh
鋰電池是電動車關鍵元件,隨電動車高成長趨勢商機湧現。研調機構指出,在美國政府大力扶植之下,美國當地的車用電池供應鏈可望大成長,至2030年,美國電池芯產能將超過900GWh,約可供應1200萬輛電動乘用車使用。
根據DIGITIMES研究中心分析師陳一帆的觀察,美國聯邦政府相繼簽署基礎建設法案(Bipartisan Infrastructure Law)與降低通膨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期望形塑美國本地車用電池供應鏈,除有助電動車銷量提升,亦是為降低對中國電池供應鏈的依賴。
陳一帆表示,從車用電池廠發布的佈局觀察,沿著美國傳統汽車產業聚落形成電池帶(battery belt),預估2030年美國電池芯產能將逾900GWh,約供1200萬輛電動乘用車使用。
陳一帆提到,目前全球車用電池供應鏈高度集中於中國,如擁有7成電芯產能,美國則僅6%。為建立美國本地車用電池與電動車供應鏈,降低對中國依賴,美國政府透過政策誘因吸引電池與電動車產業供應鏈至美國投資設廠,其中以降低通膨法案最具代表。
去年8月簽署的降低通膨法案,一方面為符合北美生產門檻條件的電動車款提供車主購車抵稅優惠,亦提供於美國設廠的車用電池相關業者抵稅優惠,如Tesla和其電池夥伴Panasonic於美國生產,推估今年可獲約18億美元抵稅額度,助Tesla壓低美國車款售價。
從降低通膨法案簽署後至今年6月的10個月內,美國車用電池與電動車相關投資金額高達602億美元,其中近9成與電池有關,顯見美國政府施策對電池供應鏈具磁吸效應。
陳一帆指出,按已公開的投資案,預估2030年美國車用電芯的產能將達933GWh,足以供應1200萬輛電動乘用車使用。屆時美國將有7個州的電池年產能超過50GWh,尤以密西根州與喬治亞州所串連的傳統汽車產業帶為主,可望形成新的車用電池產業帶。
【往下看更多】
►清泉崗女士官長「遭發動機吸入」不治 空軍證實了
►潘若迪數學考2分被「拿槍抵頭」將軍爸:不槍斃你我對不起國家
►10億獎金領嘸? 前夏普會長狀告鴻海、郭台銘 公司回應了
【熱門排行榜】
►「川普2.0」將上線!金融、航空、科技起飛 3行業恐怕涼了
►嘉義強震有影響?台積電最新回應出爐
►凌晨嘉南強震!玉井大廈成危樓 30住戶連夜撤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