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英完成關稅協定!汽車產業降至10% 航空業全免
(2025/06/17 08:55)若對台灣晶片課稅 賴清德:恐不利台企赴美投資

總統賴清德日前接受《日本經濟新聞》專訪,已於今(13)日出刊,內容談及台日美及兩岸關係、半導體產業及國際經貿局勢等議題,指出嚴肅面對美國加徵的32%關稅,強調如果對晶片或相關產業課徵關稅的話,反而不利台灣半導體產業或資通訊產業到美國投資,「這部分我們未來都會跟美國清楚說明」。
根據賴清德對自由貿易與關稅戰議題的回答,他認為現在最大的危機是中國,利用自由貿易體系進行抄襲、仿冒、侵犯智慧財產權,甚至政府大量補貼,讓商品低價傾銷全世界,許多國家都受到重大影響。若不解決,恐怕會衝擊幾十年來好不容易建立的穩定社會、經濟繁榮。因此台灣的國家戰略計劃是「立足台灣、布局全球、行銷全世界」,可從美國對等關稅的挑戰當中找到機會,讓戰略計畫能更完整。
★【理財達人秀】以伊真打 AI賺波段 法人雙作帳 季底送分題?★
他說明台灣的貿易布局,2010年對外投資有83.8%在中國,但去年只剩7.5%;出口至中國的占比也從2020年的43.9%降至2024年的31.7%。台商投資轉到日本、東南亞、歐洲及美國,所以去年台灣對外投資最大的國家是美國,大概占40%,即便如此,台灣商品銷往美國才占23.4%,76.6%是銷往美國以外的地方。
為了不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台灣也很希望能跟日本合作,特別是可以讓「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發揮功能,以及與日本洽簽經濟夥伴協定(EPA),讓雙方經貿可以更加密切,也希望跟歐盟、甚至其他區域都能夠加強關係,現在正提出「全球半導體民主供應鏈夥伴倡議」。
賴清德舉例,半導體是一個生態鏈,好比說日本有材料、設備、技術,美國是IC設計、行銷,台灣是生產製造,荷蘭也是長於設備,所以希望藉由台灣在生產製造上面的優勢,能夠串連民主陣營建立一條全球半導體非紅供應鏈,確保未來世界可以進一步繁榮發展,也確保自由貿易能夠持續運作,而不受到低價傾銷的影響,破壞未來世界的繁榮發展。
▼總統賴清德日前接受《日本經濟新聞》專訪。(圖/總統府提供)
談及川普政府「對等關稅」政策與可能對半導體課稅之意圖,及台灣的應對方式,賴清德指出,32%的加徵關稅對台灣來說是非常嚴重的挑戰,台灣必須嚴肅面對。「我們採取的方式並不是對抗,而是透過談判來降低關稅。我們也同意要採購、投資、解決非關稅貿易障礙及洗產地的問題,以確實減少台美雙方的貿易逆差。當然,我們也藉這次的談判,希望從挑戰中找到機會。」
第一,希望從零關稅開始談起,台美尋求機會洽簽雙邊貿易協定;第二,希望藉由投資來幫助美國再工業化及成為人工智慧的世界中心,同時讓台灣產業能升級、轉型,也讓台灣產業能進一步融入美國經濟結構,確保台灣長期發展。
至於晶片關稅,賴清德說明,台積電基於顧客要求,已承諾要去美國投資,相信台積電的產業鏈也會跟著過去,這些都是具體的行動,與關稅無關。如果美國對台灣採取《232條款》措施,對晶片或相關產業課徵關稅的話,反而不利台灣半導體產業或資通訊產業到美國投資,這部分我們未來都會跟美國清楚說明。
賴清德補充,台灣銷往美國的貨品中有兩大類,第一類是資通訊產品、第二類是電子零組件,占台灣銷往美國貨品的65.4%。這些都是美國需要的東西,不是杯子、桌子或床墊這種最終財,台灣賣給美國的都是像NVIDIA、AMD、Amazon、Google、Apple這些人工智慧設計公司所需要的。
「我們會讓美國清楚知道,台灣賣的不是終端的商品,而是美國未來要再工業化、以及成為人工智慧世界中心所需要的科技產品」,賴清德接著說,台灣也願意增加國防預算和軍事採購,台灣有決心保護自己,也有強烈意願與友盟國家合作,確保區域和平穩定,這點也是川普總統所期待的。
最後針對台積電海外建廠,是否會削弱台灣作為掌握半導體製造關鍵節點的戰略地位,進而降低其他國家保護台灣的誘因?賴清德回應,台海和平穩定是世界安全繁榮的必要元素,所以國際社會願意關心台灣、支持台海穩定,跟台積電沒有直接相關。而台積電到日本、歐洲及美國投資,都是自然且正常的經貿與投資行為,原則上只要不損及國家利益,政府都會支持。
賴清德強調,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董事長在與美國總統川普開記者會宣布到美國投資之後,也回到台灣在總統府與他一起開記者會,說明台積電的研發中心會在台灣,承諾在台灣投資的工廠都不會改變、不受影響,「台灣擁有半導體生產製造的優勢,台灣很樂意跟世界民主國家共同合作,促進下一個階段世界的繁榮發展」。
(封面圖/總統府提供)
【往下看更多】
►川普突然提統一? 總統府:談判未涉台灣、請國人放心
►川普稱美中會談「有利統一」? AIT回應了
►保護費白繳了? 川普稱「美中談判有利統一」 國務院急滅火
【熱門排行榜】
►夏至要來了!禁剃頭、穿紅衣 準備95元「借日旺運」發大財
►不是柬埔寨! 全球最危險國家排名曝 第1名在亞洲 「這地方」
►年薪沒150萬!辦新青安遭「勸退」 公股銀行說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