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隆代工三菱電動車!嚴陳莉蓮:拚明年出口紐澳
(2025/05/27 11:43)取消汽車關稅「8萬人會失業」? 專家坦言:誰執政都不會做

美國總統川普對全球課徵對等關稅,但開放各國進行協商,為了減少對美貿易順差並增加談判籌碼,加上是否有必要繼續以官方力量扶持國產車的檢討聲浪再起,部分觀點建議將小客車進口關稅從現行17.5%調降至0%,但根據經濟部評估,稅率下修將重挫產業,估計影響847.74億元產值及8.26萬相關從業人員生計,連專家也直言影響巨大,估計不太可能直接取消汽車關稅。
★【理財達人秀】以伊真打 AI賺波段 法人雙作帳 季底送分題?★
國內部分觀點認為,汽車關稅主要是保護國產車裕隆,但隨著幾十年過去,台灣因為汽車引擎技術受限,迄今無法完全自產汽車,加上適逢台美貿易談判,因此湧現呼籲取消汽車關稅的聲音,但根據經濟部對小客車稅式支出評估,一旦現行小客車進口關稅由17.5%降至0%,關稅及貨物稅稅損合計413億元;除此之外,降低關稅會牽動國產車和進口車市場消長,推估稅損高達523~600億元,並且直接衝擊8.26萬人就業。
財經作家雨果也給出觀點,他在臉書「雨果的投資理財生活觀」上表示,即使經過多次政黨輪替,不同人執政卻都沒有取消汽車關稅,關鍵在於它像是稅收來源、平衡貿易逆差、兼顧產業鏈就業的一種綜合考量,不單純只是為了保護裕隆。
雨果指出,台灣目前對進口汽車有17.5%的關稅,同時還有貨物稅(視引擎排氣量不同,加徵25%~60%不等),背後確實有「保護本地汽車產業」的意圖,但目的並非只針對裕隆,「因為當初設關稅(1950-70年代)是為了培育整個本地汽車工業鏈,不只是裕隆,還有中華汽車、三陽、國瑞等。」
根據他的說法,如今台灣超過7成市佔汽車品牌都來自外國,連同裕隆也不再是純粹靠國產車賣錢,早就轉型成代工、聯盟、投資控股型公司,因此汽車關稅不再是為了保護本土車企,而是有其他綜合考量,一但取消短期內對消費者是好消息,但對國內汽車產業鏈和就業市場將有不小打擊。
雨果警告,台灣如果取消汽車關稅,主要會有以下三種影響:
一、進口車價明顯下降
根據他視算,舉例一台進口車售價150萬元,單是17.5%關稅就能省下大約26萬元,加上其他連帶的貨物稅降低,整體降幅可能達到15~20%,對消費者堪稱利多,產品選擇也更多元。
二、國產車壓力大增
雨果警告,一旦取消汽車關稅,例如國瑞代工的Toyota、CMC的中華汽車、裕隆集團的納智捷等,本地品牌會面臨更強烈的價格競爭,「因為原本就以價格優勢打市場,關稅一拿掉,他們的定價優勢幾乎消失,市占率可能進一步被壓縮。」
三、汽車產業鏈受衝擊
台灣有一整套汽車零組件供應鏈(像和大、東陽、帝寶等),這些供應商以國內外車廠為客戶,一旦關稅取消導致國產車縮水,連帶影響零件供應業者訂單,就業機會與投資也可能下滑。
四、政府稅收減少
汽車進口關稅每年為台灣政府帶來數十億新台幣收入(大約50~70億間,依市場波動),一旦取消關稅,勢必得找其他稅收填補收入,或者面臨財政壓力。
雨果提到,南韓過去也對進口車課高額關稅,例如1990年代前後關稅一度超過40%,但自從1995年加入WTO後,開始逐步降低汽車關稅,直到2004年基本降到8%以下,但韓國政府透過稅制、消費習慣等方式保護國內車廠(Hyundai、Kia),要求進口車仍然繳納「特殊消費稅」與「登錄稅」,藉此緩減調降汽車稅帶來的衝擊。
他總結表示,取消汽車關稅短期內對消費者是好消息,但對國內汽車產業鏈和就業市場是不小的打擊,同時可能加深對外國品牌的依賴,進而削弱本地的生產能量,因此政府若要推動降稅甚至取消,必須同步推出配套,例如轉型升級、補助出口、鼓勵電動車研發等措施,才能確保台灣不會因為一時便宜而失去長遠的競爭力,否則衝擊會很大。
(封面示意圖/Pixabay)
【往下看更多】
►山東哥登桃園插五星旗 海巡證實:是真的
►連假訂房太差「觀光署要蓋牌」Cheap酸:講很久還是一副鳥樣
►誆騙「全民養牛躺著賺」吸金5億! 他慘賠300萬還推薦親友
【熱門排行榜】
►台中黑戶青年生母曝光! 父揭沒報戶口原因:不知怎處理
►路易莎招牌有2種 「黑臉、白臉」差在哪? 業者解答了
►威力飆12.6億!「這7日出生」別錯過 天生自帶富貴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