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首頁 搜尋
東森財經新聞台 Apps
於 免費下載
下載
首頁財經新聞 > 房產 > 大地主想「賣清實拿」!所有雜支灌售價 獨漏1事慘吞500萬稅額

大地主想「賣清實拿」!所有雜支灌售價 獨漏1事慘吞500萬稅額

2025/05/22 16:56 東森財經新聞 記者張琬聆
大地主想「賣清實拿」!所有雜支灌售價 獨漏1事慘吞500萬稅額

不動產買賣衍生的雜支、稅賦多如牛毛,賣方若不夠精打細算,恐會大大抵銷獲利空間。有位大地主近期出售一筆受贈的土地,原本精算好把相關費用都灌入售價,讓預期獲利能「賣清實拿」,沒想到失策漏算房地合一稅,一口氣就要吐出500萬元稅費給國庫,實在捶胸頓足。

不動產買賣要繳納的稅賦繁多,房屋出售有契稅、交易所得稅,如果是2016年以後取得的房屋,還有房地合一稅要繳;土地出售則有土地增值稅,同樣也有房地合一稅須繳納;交易若透過房仲、中人,則還有仲介費用要付;另外在辦理過戶時,還要繳納規費、印花稅、履約保證費及代書費等,額外要負擔的費用可說多如牛毛。

★【理財達人秀】拉尾翻紅 護盤反攻? 高層加碼股 法人放口袋★

正業地政士聯合事務所所長鄭文在指出,老一輩的賣方總希望出售前就概算實際能拿到的價金,也就是精算出售後的費用能實得多少錢,這便是所謂的「賣清價格」。然而《土地稅法》、《所得稅法》都有完整規定賣方是納稅義務人,因此實務上衍生出賣方想「實拿」的算法,也就是將相關的稅負算出後灌入售價裡,獲利才不吃虧。

有一名大地主,近期出售一筆2016年以後才受贈與取得的土地,為須課徵房地合一稅的分水嶺,鄭文在指出,由於土地地點近市中心,位於未來區段徵收的範圍內,有許多買家爭相開價,地主為了「賣清實拿」,早已精算好把增值稅、中人費用,全部灌入買賣總價,歡喜地與買家完成土地買賣簽約手續。

▼地主精算衍生費用後,預計「賣清實拿」。(示意圖/取自pixabay)

沒想到土地登記完成、辦理點交時,歡樂的氣氛急轉直下為愁雲慘霧。鄭文在描述,賣方是在地大地主,出售多次土地從來沒繳納過房地合一稅,所以這筆費用並不在賣方的規劃範圍內,且檢視買賣契約書內容,也沒有提到要由買方負擔房地合一稅,因此該名地主硬是多了一筆近500萬元的房地合一稅要繳納。

鄭文在表示,過去也曾發生總價1000萬元的不動產交易案,賣方希望實拿到1000萬元,約定土地增值稅由買方繳納,賣方還信誓旦旦,精算過後的土地增值稅一定符合自用住宅稅率,只要繳納20萬元,結果土地增值稅核發後高達近50萬元,衍生買賣爭議。

「羊毛出在羊身上,豬不會幫你買單!」鄭文在提醒,稅法都有相關的納稅義務人,當爭議發生時,如有欠稅的情事,可能產生罰鍰,甚至移送行政法院強制執行,所以出售不動產務必深思熟慮,謀定而後動,希望實拿、打著買方幫忙繳稅的算盤,可能會換來更多的罰鍰,甚至繳納更多的稅費,空歡喜一場。

(封面示意圖,非當事人買賣地/東森財經新聞張琬聆攝)

 

【往下看更多】
婉拒「這3國」邀約設廠 台積電:台灣是最理想基地
知名連鎖餐廳宣布破產!負債達15億元 恐陷倒閉危機
補助刪減六都最高! 陳其邁喊不公:高雄是台北的11倍大

 

【熱門排行榜】
4大超商「咖啡買1送1、買2送2」 最便宜1杯只要23元
赴日旅遊注意! 被老太太撞一下「背包秒消失」 一票點頭:太誇張
去髮廊只洗頭會被當奧客? 她嘆「連問7家沒人接」 同業曝真相
FB分享
字體變大
字體變小
加入Facebook粉絲團
訂閱Youtube頻道
收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