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半導體產業一直以來在國際大放異彩,並且工研院也預估,2019年產值仍有新台幣2.64兆元,將擠下南韓,重回全球半導體產業全球第二的地位,僅次於美國。不過如今卻傳出,台積電、聯電與力晶等3家台廠,先前陸續前往大陸設置12吋晶圓廠,但因目前都還未達經濟規模,營運全數虧損。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合計虧損近新台幣100億元。
為瞄準大陸市場快速成長的商機,近年來台灣晶圓代工廠紛紛前往大陸投資12吋晶圓廠,其中,聯電便是最早前進大陸設置12吋晶圓廠的廠商,位於廈門的12吋廠聯芯,更是早在2016年第4季就導入量產。至於力晶位於合肥的12吋廠晶合,則是於2017年10月量產,台積電位於南京的12吋廠於2018年10月量產。
▼據財報資料顯示,台積電南京廠上半年虧損22.92億元。(圖/東森新聞資料畫面)
然而,目前聯芯月產能僅1.8萬片,以28奈米製程為主;晶合月產能約1.5萬至2萬片,以90奈米製程技術為主,主要生產面板驅動IC;台積電南京廠製程技術最先進,達16奈米,月產能約1.2萬片。此外,由於3家台廠產能都還未達經濟規模,目前營運全數虧損,據台積電、聯電與力晶財報資料顯示,台積電南京廠上半年虧損22.92億元,聯芯虧損52.34億元,晶合虧損23.09億元,合計共虧損98.35億元。
▼為瞄準大陸市場快速成長的商機,近年來台灣晶圓代工廠紛紛前往大陸投資12吋晶圓廠,其中,聯電便是最早前進大陸設置12吋晶圓廠的廠商。(示意圖/取自pixabay)
另一方面,受到全球貿易爭端問題未解導致下游買氣觀望,以及市場供需失衡影響,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組織(WSTS)二度下調今年全球半導體銷售預估值,並且調降明年展望,加上今年全球銷售將較去年銳減31%至1090億美元(約新台幣3.4兆元),也顯示出半導體業此波景氣回檔時間比預期更長,牽動英特爾、三星、高通、台積電、聯發科等指標廠營運。
(封面圖/取自pixabay)
【往下看更多】
【熱門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