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德勤最新統計,截至 9 月底香港將會有 98 件 IPO 案,合計融資額約為 1248 億港元,分別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 38%、49%。不過港交所仍能夠取得全球 IPO 排名第三名的位置,第一、二位預計將由紐約證交所與 Nasdaq 佔據。
今年企業赴香港 IPO 的熱度遠不如去年,即使百威亞太重新回到香港掛牌 (香港今年 IPO 金額第一、全球第二),但在重啟之後的 IPO 定價只有每股 27 港元,處於詢價區間下限,募資金額 50 億美元,與之前 98 億美元的計劃相比近乎腰斬。
此外,近期港股成交量低迷,投資人交易意願不強,有不少企業即使通過港交所同意上市,但卻有意放慢上市腳步延後上市,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有機會成為今年 IPO 募資王的阿里巴巴,暫緩在香港掛牌。
而這些企業延後掛牌的因素主要在於:
一、公司上市估值愈高對上市公司越有利,但近期港股行情不佳,恐讓企業上市估值隨之下調,這點從百威亞太重新啟動上市也可看出。雖說到香港上市申請家數超過 200 家,處於歷史高檔,但在市場氣氛低迷,估值不高的情況下,一些公司選擇延後上市。
二、受中美貿易摩擦影響,全球資金流入香港減少,增加上市集資的難度。德勤的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所有 IPO 發行中,以 5 倍~10 倍本益比發行的 IPO 數量比重增加 70%,而以 40 倍以上本益比發行的數量則下降 40%。
三、香港當地局勢不穩定,使經濟雪上加霜,衝擊股市,這對於在選擇上市地點的企業而言,會有一定的負面影響。
不過整體而言,香港資本市場遇到這波冷風,只是暫時受到經濟下滑和社會情勢等因素影響。從上市申請數量看,香港市場仍然是中國企業赴境外上市的首選之地。
目前來看,香港上市相對在中國掛牌優勢在於,香港作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其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不容置疑,且香港為連接中國與世界的橋樑,全球資金在香港進出暢通無阻,這是仍較封閉的中國資本市場無法相比。
此外,中國企業選擇香港上市的原因也在於更加多樣化,例如更寬鬆的融資環境、熟悉的語言、較高的發行效率、有利於開拓國際市場及提升信用評級等,這些基本因素持續支撐著香港資本市場地位。
【往下看更多】
【熱門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