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關稅政策襲擊,台灣汽車零件大廠也面臨考驗。全台最大避震器和鋁圈製造廠柏釧,產品約有三成出口美國。但業者表示,他們的產品無法被取代,屆時將與經銷商及客戶協商分攤成本,必要時也會調漲價格。而另一家專門供應頂級超跑變速箱油封的全拓,因主要外銷歐洲,美國市場僅占2%,加上產品具有獨特性,因此影響不大。
汽車鋁圈廠業者黃淑妮:「我們的性價比,基本上很多國家是無法取代的。產品穩定,價格也能達到他們想要的範圍。」
柏釧產品有近八成外銷,其中美國佔將近三成,再來是日本,其他則平均分散至歐洲、東南亞等國。面對美國對等關稅風暴,業者已備妥因應對策。
黃淑妮:「停產和庫存這方面,基本上完全不會有影響。到時候就看經銷商如何調整售價。當然,我們在美國市場的售價還不是最高,仍有調整空間。」
業者表示,他們的產品主要銷往全球,就算美國課徵32%的關稅,考量到成本、工資、技術與品質等因素,仍不打算在美國設廠,但也不會放棄美國市場,而是與顧客、經銷商協商,由三方分攤吸收成本。
另一家專門供應頂級超跑、專產汽車變速箱油封的全拓,年產值超過3億元,面對美國課徵高關稅,業者則老神在在。
汽車零件廠業者吳崇讓:「我們在美國的出貨量不多,所以沒什麼影響。美國的關稅成本大概吸收個3%到5%,OK啦。」
全拓產品出口至美國僅占2%,歐洲占了63%,台灣則為35%。由於產品具有獨特性,業者自信不怕被取代。
吳崇讓:「我們是做德國的OEM代加工,基本上生意要被取代的機率不高,除非有新的車型開發出來。」
儘管川普暫緩對等關稅90天,目前先降至10%,但業者認為,國內各產業必須改變企業體質,做出產品的差異化與獨特性,才能應對下一次可能來襲的經濟風暴。
【往下看更多】
【熱門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