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購族通常因手頭資金不寬裕,都會偏好選擇門檻較低的預售屋,但卻容易遇上不良建商、延遲交屋等問題,導致遲遲無法入住第一個新家。近日更有名網友指出,與同學聊到房產時,發現買預售屋的人,普遍都遇上延遲交屋,讓他好奇上網詢問,「為什麼現在延遲交屋的狀況那麼普遍?」
★【理財達人秀】台股中小股衝 套牢對策! 鴻海釀反彈 網通轉大人?★
該網友在PTT發文透露,上週參加大學同學會時,語講同屆聊到買房子的事,「算一算總共15個人買房,但買中古屋的只有2人,其他13人都是買預售」。原PO發現,雖然同學彼此買的物件都不太一樣,建商也幾乎沒有重複,但買預售屋的幾乎都出現「延遲交屋」的狀況,差別只在於延遲多久而已。
他以自己為例表示,「我在兩年前下訂一間中部某重劃區的房子,建商也是講出來至少家裡長輩都聽過的老牌建商,當初說好去年底交屋,沒想到一直延到現在都還沒交屋,甚至上週才剛拆鷹架」。而他同學更慘,延遲交屋快一年,還是不知道什麼時候可以入住新家。他同學和老婆等於在外面多租了1年的房子,兩人都崩潰到不行。
但在同學會結束返家後,與父母提及此事,而父母也很訝異表示,「以前那個年代很少聽到,甚至很多建商是提前蓋好的」,因此他不解上網詢問,「為何現在延遲交屋的狀況會那麼普遍?是有什麼原因嗎?」
此篇貼文發布後,引發大量網友討論,不少人把問題指向缺工、缺料,「建材通膨、缺工」、「缺工缺料成本漲,現在誰蓋快誰賠錢,當然能拖就拖」、「缺工無解」。
不過,有名內行網友指出,營建業缺工已經十年以上了,早已不是新鮮事,其實真正的問題是出在「進口建材」,他進一步說明,疫情沒打倒房市,卻把航運系統打爆了,「以前我從印度叫貨進來,最多二個月一定會到,現在喔,要看老闆有沒有把他家祖先牌位推到公司門口拜」。
至於為何不用國產建材,他也坦言,錢就是主因,現在國產價和進口價差異不大,但某些進口國疫情嚴重,導致工廠嚴重缺工,加上天然氣漲不停、航運打結塞車,建商自然等不到建材,只能延遲交屋。
最後該網友透露,買預售屋要看建商使用什麼建材,「台製建材的建商稍微好一點,因為台製建材的建商,不用去賭東西到底什麼時候才會到港,準時交屋機率自然大一些」。
▼網友好奇為何預售經常延遲交屋。(圖/翻攝自PTT)
事實上,行政院內政部也曾提醒民眾,在購買預售屋時,定型化契約都有相關條例保障。根據公告的「預售屋買賣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其中有規定買賣雙方在簽訂預售屋買賣契約時,應明確約定開工及取得使用執照完工的日期。
內政部指出,當建案已過契約約定的完工期限,建商卻未能取得使用執照,便構成遲延給付情形,依規定,建商應按照買方已繳交的房地價款,依照逾期日數,每日給付萬分之五的遲延利息予買方;若建案超過約定完工期限3個月,仍未取得使用執照,買方便有權主動解除契約,這時建商除應將買方已繳的房地價款退還,還須賠償違約金。
另外,建商若因故未履行契約,可依《消費者保護法》第36條規定,向業者開罰150萬元的罰鍰。
(封面示意圖/Pexels)
【往下看更多】
【熱門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