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9)日下午2點23分,東部海域發生規模6.1地震,台北部分區域也能感受到3級震度,而台北市議員周威佑今(10)日則指出,北市30年以上的建築多達60多萬個,占整體建築70%以上,抗震程度恐怕不足,但北市2018年至2020年執行老舊建築耐震快篩超過3000件,完成補強的卻只有2件,認為進度實在太慢。
★【理財達人秀】台股權值殺尾 年終體檢! 集團股發威 右下角操作★
周威佑指出,在1999年9月21日大地震後,建築法規才重新訂定耐震的標準,而台灣地震多,30年以上的建築在建造時,對於耐震的要求本身較低,再加上老舊影響,可能在耐震方面有問題需要改善,若有強震來襲,恐威脅民眾安全。
▼(圖/翻攝自臺北市議會YT)
但2018年至2020年間,全台完成11件建築物補強,北市卻只佔3件,到了2021年也僅再增加1件,周威佑認為,在北市老件建築物密度如此高的情況下,這個數字並不理想。
周威佑指出,若評估結果顯示,建築物對民眾生命財產有高風險,就能要求展開耐震能力評估,以及階段性補強,雖然後續2階段需要民眾一起出資,加上要整合不同所有權人意見,在推動上有難度,但相較於都更、危老重建,仍較容易,呼籲都發局在完成快篩後,應持續宣導、溝通,並完成後續動作,加速腳步執行階段性重建。
而周威佑也建議,應將建築物納入公共安全檢查申報項目,如果沒有完成相關措施,可以按照建築法91條開罰6萬到30萬元。
(封面示意圖/pixabay)
【往下看更多】
【熱門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