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購屋族買房時常會思考,究竟該買預售屋還是既成房屋。但「預售屋」這種「先買後建」的不動產交易模式,其實有著不小的風險。有學者認為應該將預售制度取消,或著是對既有政策進行修正,但其他專家卻提出不同看法,認為不可「因噎廢食」。
★【理財達人秀】台股中小股衝 套牢對策! 鴻海釀反彈 網通轉大人?★
據了解,預售制度由香港富豪霍英東首創,過去房屋都是先建後售,但霍卻在1950年代即容許買家先交訂金再分期付款,當時稱做「賣樓花」更使香港樓市活躍發展。在游淑滿、曾明遜的研究中則指出,台灣的預售制度約在1960年代後期開始。據媒體報導,1969年華美建設喊出「你買我的,我租你的,五年以後統統是你的」口號,吸引大量民眾投資,顛覆台灣房產業。
▼有專家提出應廢除「預售屋制度」。(圖/Unsplash)
針對有學者提出應取消預售制度,前淡江大學產業經濟系副教授莊孟翰則坦言「實務上根本沒辦法」。莊教授指出,若要不採預售制度,除非財力雄厚,以美國來講,他們賣成屋多半是別墅物件,高樓仍有預售。他認為預售制度雖然不確定風險較大,但興盛原因來自購屋者付出自備款後,中間工程期仍有時間邊儲蓄邊付款,而目前買方常碰到的問題其實是「履約擔保」。
莊教授認為,實際上沒有完全保證的制度,尤其這幾年物價上漲,間接、直接成本隨時都在變,提出要取消預售制度的學者,可能是認為當中的成本不變。看起來買房的人似乎都賺錢,但也有不少建商交屋延期甚至倒閉「像是民國77年某三大好的建商公司,也曾發生狀況」、「民國87年高雄不少蓋大樓的建商也紛紛倒閉」。
▼莊教授認為要不採預售制度,除非財力雄厚。(圖/Unsplash)
吉家網不動產董事長李同榮直言,提出廢除預售制度根本就是「因噎廢食」,如同先前禁止預售屋轉售一樣是想便宜行事。「市場的問題不在法律面,而是執行面」李同榮指出,預售制度已經行之有年,如同期貨自有槓桿利因和風險存在,不是出了問題就要禁止。
李同榮認為,在預售管理上做得好就是政府、建商、消費者三贏,做不好就是三輸,像是合約送審是否嚴格查核,對於買賣糾紛有沒有評比跟公布「應該讓市場透明」,如果因為有風險就要取消,那政府是不是也該禁止公有土地標售,「之前釋出台積電高雄設廠消息,過沒多久就公地標售,這樣算不算炒作?」。
▼李同榮認為房市問題在執行面而非法律面。(圖/Unsplash)
李同榮表示,不能因為管理不易就提議禁止,其實仍可以使用合約送審、確實查核課稅執行、建商評比、專責機構監督等方式遏止預售屋交易風險,「房地合一稅2.0已經將預售屋轉售納入,政府該了解到底課多少稅,有沒有真正稽核,即使是平行轉售,但他有金流其實可以授權稽核,那炒作就可以降低」。
莊孟翰也提到,既然講出廢掉預售制度 ,那也應該提出怎麼廢?「如果廢掉預售,那工期間的漲幅成本,建商也要全部灌給買方嗎?」,若是要避免投機炒作,那可多實施聯合稽查等政策。
(封面圖/Unsplash)
【往下看更多】
【熱門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