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地權條例》昨(10)日順利三讀通過,民眾最在意的不外乎,限制預售屋只能有條件轉售。近日,有名網友發文表示,建商蓋房如花費四年,中間如遇市況不佳,建商主動調降價格,不就造成買預售屋的人連停損權利都沒有,而文章曝光後也掀起討論。
近日,有網友於《PTT》上提問,買預售屋的民眾,如遇到市況不佳時,建商主動調降出售,但因《平均地權條例》剛順利通過,不就讓一般民眾無法停損殺出,跟建商解約也需支付總價15%的違約款項。原PO透露,連附進去的本金都不夠賠,恐還需賣腎賠款。
★【理財達人秀】台股權值殺尾 年終體檢! 集團股發威 右下角操作★
原PO分析,所以這個修法制度,是否已把預售案掐死,並稱不要覺得建商調降預售不可能,指出2014年桃園就曾發生,預售屋越賣越低的案子。原PO舉例提及,以一千萬的預售,簽約金5%,工程款10%,付了幾期工程款,總共繳了80萬之後,發現建商調降價格想停損,結果要賠總價15%,150萬,這樣投報率是快負200%嗎?文章曝光後掀起討論。
此文一出,則引來大批網友回覆,「15%不到台股兩根跌停板耶,超客氣了」、「就是叫你沒有15趴就不要買,懂?」、「15%啊!又不像原油負值關廁所」、「打炒房讚」、「願賭服輸啊」、「一般人是五倍槓桿…所以賠75%。保重」、「原來還有個15%的上限,很好啊」、「15%斷頭」、「就是對買方變得極為不利」、「最多10%,上法院還會幫你5折。最多5%」、「房地產只會漲不會跌,幹嘛認賠」、「投資有賺有賠」、「5%本金15%就賠不起,代表你是開槓桿在玩」、「好的建商你想降價賣真的想太多」、「股價會腰斬,房價不會」。
內行網友指出,「不就是預期市況越來越好,才會買預售屋」、「預售就是選擇權的買權啊,最多就只賠15%房價」、「最多賠15%那裡沒有停損的權利」、「預售屋就是房屋商品化的開端,如果是自住也不用那麼擔心」、「自住需求才去買預售吧!」、「預售最大的風險不在於跌價,而是有根本拿不到房子的風險,而這個風險還是自己不能預防的」等。
▼網友議論,「願賭服輸啊」、「自住需求才去買預售吧!」。(示意圖/pexels)
對此,房市專家何世昌表示,昨(10)日平均地權條例通過後,唯一的解套就是退戶給建商,付違約金總價15%。何世昌指出,當初在討論該法案時,就已知自住客民眾之後再買房風險管控變更大,還有一堆人支持,但現在才發現已為時已晚,只能自求多福祈禱在買預售屋時,沒有突如其來的資金壓力、大筆醫療費用等。
何世昌補充,該修正法案三讀後,反而對建商來說損失較少,主因房價下跌時,民眾退戶須賠償15%違約金,建商損失較小;房價在上漲階段,民眾有資金急用需求退戶,建商反而賺了價差又拿了違約金。
▼何世昌表示,該修正法案三讀後,反而對建商來說損失較少。(示意圖/pexels)
(封面示意圖/pexels)
【往下看更多】
【熱門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