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身學習者的利器「多元思維模型」 巴菲特戰友2招洞察事物本質

2020/07/30 09:49 東森財經新聞
終身學習者的利器「多元思維模型」 巴菲特戰友2招洞察事物本質

長久以來,我堅信存在某個系統—幾乎所有聰明人都能掌握的系統,它比絕大多數人用的系統管用。你需要的是在頭腦中形成一種思維模型的複式框架。有了那個系統之後,就能逐漸提高對事物的認識。


然而,我這種特殊的方法似乎很少得到認可,甚至對那些非常有才能的人來說也是如此。人們要是覺得一件事情「太難」,往往就會放棄去做。——查理.蒙格

 

思維模型最早是由查理.蒙格提出的,但是他並未詳細說明思維模型的具體定義究竟是什麼。為了便於討論,這裡暫且認為:思維模型就是每個人做決策、思考問題時的「思維範本」,哪怕這個範本你自己並沒有意識到。


例如,做生意的商人在遇到問題時,首先想到的往往是如何交換利益;律師遇到問題時,想到的往往是如何理性地講道理;如果是藝術家遇到問題,首先需要的恐怕是宣洩情緒。這說明不同的人在思考問題時,由於人生閱歷、受教育的情況不同,會使用不同的思考工具。我們人生中絕大多數的決策,都是在這些無形卻重要的思考範本下所做出來的。這些思考範本,本質上就是一個個的思維模型。


那作為思考範本的思維模型為什麼很重要呢?


對於這個問題,或許可以用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阿爾伯特.艾利斯(Albert Ellis)所提出的「ABC理論」加以解釋。ABC理論認為,我們對外界問題(A)會做出何種反應(C),本質上不取決於我們遇到的問題(A),而是取決於我們的信念、看法和解釋(B):

 

A(Activating events)-B(Beliefs)-C(Consequences)
誘發刺激(A)-信念反應(B)-行動結果(C)

 

例如,兩個人一起上班時,碰到主管迎面而來,但對方沒有和他們打招呼。其中一個人心想:「他可能沒看到我。」另一個人則想著:「他是不是對我有意見?」對同一個現象,由於有不同的解釋方式,所以接下來對我們的影響也完全不同。


儘管ABC理論最早是用於解釋產生不同情緒的原因,即:我們的情緒不是源自事情本身,而是源自對事情的看法;但這個邏輯用在解決問題上也很類似:大多數時候,我們之所以遇到麻煩,並不是因為它真的無解或很困難,而是我們思考的方式和方法有問題。


由於我們做的一切決策,都與我們既有的信念、觀點和解釋方式密切相關,因此我們所擁有的思維模型就成為影響我們各種行為的重要因素。換句話說,如果我們能夠用基於原理和規律的思維模型,替換基於個人有限經驗的舊思維模型,就等於在給我們的認知系統更新換代,升級了更好的發動機。

 

查理.蒙格眼中的多元思維模型

 

查理.蒙格說,如果我們掌握了多元思維模型體系,就能逐漸提高對事物的認識。但是具體該怎麼做呢?蒙格在一次演講中提到,要做到這一點,「你必須知道重要學科的重要理論,並經常使用它們──要全部都用上,而不是只用幾種。大多數人都只使用學過的一門學科的思維模型,比方說經濟學,只試圖用一種方法來解決所有的問題」。


在這段話中,蒙格針對如何洞察事物的本質,給出以下兩個建議:

 

1. 我們應當建構一個基於思維模型的知識體系。


2. 這些思維模型應當是來自多個重要學科的重要原理。

 

在蒙格的影響下,很多愛學習的人開始積累思維模型。有一次,我的一個讀者朋友問我:他收集了100多個思維模型,還都寫成文章發布在網路上,可是為什麼學完了這些思維模型也沒有太大的效果?


這就是人們在學習思維模型時的常見誤解,他們以為收集、記憶和了解白思維模型的概念為何,就掌握了思維模型。


人們弄混了問題的關鍵──學習思維模型的起點,不是具體的知識,而是要解決的問題。不知道解決什麼問題的思維模型,只是一個孤立的死概念而已。


2019年5月,我在美國採訪查理.蒙格時,特別問他:「究竟什麼是思維模型?你是如何尋找思維模型的?」


蒙格笑了笑,說:「其實很簡單,你在解決問題時,要關注哪些做法有效,哪些無效。」


蒙格的合夥人李彔怕我不理解,補充道:「蒙格先生把那些持續有效的方法總結起來,這就是思考這類問題的思維模型。」


蒙格這看似簡單的回答,卻直指學習思維模型的關鍵──一定要深入地理解一個模型在什麼情況下、解決什麼問題時,是有效的。


對查理.蒙格而言,所有能夠持續有效地解決問題的策略,都可以稱為思維模型。但是對我們而言,只有那些在遇到問題時能真正用到的策略,才是屬於自己的思維模型。否則,記住了很多思維模型,卻不知道能解決什麼問題,就是捨本逐末。

 

思維模型背後更重要的思維方式

 

理解了查理.蒙格對思維模型的真正定義後,我們要繼續追問:為什麼蒙格要提煉解決問題的有效策略?為什麼要總結成「思維模型」這個概念呢?


從這個角度去思考時就會發現,蒙格和大多數人不同,他在遇到問題時不會只想著如何解決一個具體的問題,而是會在具體問題答案的基礎上,提煉更普遍的方法──即把答案從具體問題中抽離出來,抽象成有效或無效的策略,指導解決未來的類似問題。這種批量解決問題的方法,本質上是從現象中抽象出規律和原理──不斷追問問題和答案的背後,是否隱藏著更具普遍性的解決問題之思路和原則。這些更具普遍性的思路、原則和規律的積累,能夠讓我們的人生越來越有智慧。


前一段時間,我在朋友圈發了一則文字:「智慧的人生,就是持續做一定會贏的事。」有人在朋友圈下留言:「世界上有一定會贏的事嗎?」


提出這個疑問的人,自然有其道理。畢竟,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是機率性的,而非必然。從這個角度來看,沒有一定贏的事情。可是,如果我們把看問題的視角,從單次博弈轉化為人生長期的重複博弈,那麼很多事情就必然會發生;如果時間夠長,甚至那些小機率事件也必然會發生。因此,從長期視角來看,我們要做的就是看清楚要持續做什麼。巴菲特和蒙格的價值投資理念,本質上就是不斷尋找和時間做朋友的有效策略,把它作為思維模型,去找到一定會贏的事。


而在我們提升能力的道路上,持續用更有效的決策原理來提高個人的有限經驗,就是一個不斷增加勝率的事,堅持越久,優勢越大。這也是為什麼查理.蒙格在90多歲的時候,仍然能不斷在商業投資上做出高品質判斷的原因。


到這裡,我們介紹了為什麼培養深度思考力和掌握思維模型很重要的原因。我相信一定有人會感到困惑:很多人並沒有特別學過多元思維模型,也沒有深度思考力,可人家也很成功。為什麼一定要學多元思維模型呢?



●本文摘自成甲《精準思考:跨領域才是關鍵!洞悉問題本質,找到最佳答案》/先覺出版授權提供

 

 

(封面示意圖/取自pexels)

 

【往下看更多】
從專家變贏家 他自創「三好一公道選股術」 每年從股海撈金百萬
別跟股票談戀愛! 專家揭股神四大賣股時機
平凡「打掃姨」隱身券商 務實操股心法連分析師都讚嘆

 

【熱門排行榜】
全聯倉儲火警 雲梯車為何不能靠近點? 消防員曝超慘後果
勞保紓困貸手機就能辦! 前6月付息不還本 申請條件一次看
台積電遭疑壟斷市場 專家曝2招化解:賠錢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