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保年金恐在 2026 年破產加上高齡化議題,讓退休理財迫在眉睫,根據富蘭克林坦伯頓基金集團調查,超過 8 成台灣人對於儲備退休有壓力,接近 6 成會因為退休準備不足而延後退休。
調查發現,台灣有 46% 受訪者坦言尚未開始準備退休金,即便是規劃退休理財,半數民眾 (50%) 選擇以儲蓄方式累積退休金,僅 35% 會規畫至少 30 年的退休準備。
▼退休好難! 台灣逾8成對準備退休有壓力、近6成選擇延後退休。(圖/anue鉅亨網)
如果與美國進行跨國分析時可發現,台灣、美國民眾在規劃退休金時,最依賴「自己」,比重各占 33%、38%,顯示都了解也認同退休金儲備是自身的責任;但如果觀察實際作為,台灣即將退休者中,自認退休財務準備落比重高達 73%,反映民眾對逾退休準備的焦慮感。
富蘭克林投顧副總經理羅尤美表示,距離退休時點越來越近,「個人化」退休理財計畫的需求會越高,而愈接近退休理財策略也應慢慢轉向防禦保守,不宜為提高報酬率而忽略風險承受度。
富蘭克林坦伯頓多元資產團隊客戶投資組合經理人唐崢輝(Stephen Tong)建議,檢視退休理財需求可分累積期、過渡期、退休期三個階段,其中「累積期」著重提高儲蓄率,長期投資提高資產增值空間。
如果邁入 50 歲以上的「過渡期」,則需因應工作或家庭成員變動等差異,調整不同資產配置需求;「退休期」開始需求差異更為明顯,可量身訂做以創造退休收入來源。
羅尤美則提出「基金理財一二三」口訣,呼籲民眾儘早展開退休計畫,包括「一」舉兩得,也就是提早開始退休基金規劃,單筆資金投入債券基金、領息存股票基金,一舉兩得;「兩」全其美:2000 元投資兩檔基金,用一檔股票加一檔債券型基金落實攻守皆備的資產配置。
最後,「三」思而行,也就是不因一時的市場震盪而停扣贖回,避免錯失逢低布局與回漲契機,至於處於退休金累積期者,更應該持續扣款不中斷,若仍不知從何入手或沒有時間打理,也可透過智能理財機器人,幫忙監控風險、因應市場變動適時提醒調整基金的資產配置。
(封面圖/東森新聞)
【往下看更多】
【熱門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