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生活壓力大,不少年輕人礙於經濟壓力、職場環境、社會心理等,選擇「躺平」休息,根據統計,南韓今年5月有39.8萬名年輕人既不工作、也不求職,創下自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的最高紀錄,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3萬人,而中國年輕人也因生活壓力的關係,開始流行「十不青年」論。
據了解,許多年輕人面臨就業市場的激烈競爭,找到理想工作的難度增大,再加上薪資與生活成本不匹配,即使找到工作,薪資往往難以跟上生活成本的上漲,尤其是在大城市,住房、交通等費用高昂,且職場要求多、壓力大,加班文化普遍,導致許多年輕人感到疲憊和不堪重負。另外,隨著社會的發展,年輕人的價值觀也在變化,越來越多人開始注重生活質量和心理健康,而不是僅僅追求經濟上的成功,相較之下,年輕人更加注重個人的內心滿足和生活的平衡,因此會選擇「躺平」來作為一種反抗和逃避。
★【理財達人秀】鮑爾緩降息 台股嚇免驚? 黃仁勳要來 大戶留守股!★
根據南韓當地媒體《亞洲日報》的報導,自疫情以來,南韓青年就業市場持續低迷,復甦緩慢,選擇「躺平」的年輕人的在2010年僅有27.4萬人,但在2020年暴增64%,達到44.8萬人,今年4月躺平青年人數仍然維持在40至43萬人的高水平。南韓經濟產業研究院研究室室長金光石指出,近年來全球經濟下滑和疫情影響使南韓出口產業發展乏力,優質工作機會減少,企業不斷壓縮人事成本,導致青年求職意願降低,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躺平」。
此外,不僅是年輕人選擇「躺平」,根據南韓統計廳的研究顯示,勞動市場中的30多歲和40多歲人群中,今年5月的躺平人口分別增加了4.8萬人和3.5萬人,比前一年分別激增19%和15.2%,創下新冠疫情以來的最大增幅。
為了應對這一問題,南韓政府去年投入了1兆韓元(約新台幣255億元)預算,通過提供實習機會等政策,試圖鼓勵這些「躺平青年」(15至29歲)重返勞動市場,然而這些措施的效果並不顯著。今年1月躺平青年人數曾減少5.6萬人,但從3月開始,減少的幅度明顯縮小,到了5月反而增加。南韓政府表示,由於「休息」時間無限延長,這些青年的求職意願降低,導致放棄就業的青年增多,這些放棄就業青年是指有就業機會,但因薪資等條件不符合自身要求,而選擇放棄工作的青年。
事實上,不僅僅是南韓,中國如今也流傳「十不青年」論,也就是不捐血、不捐款、不結婚、不生小孩、不買房、不買彩券、不入股市、不買基金、不扶老人、不感動,不少年輕人面對巨大的生活壓力,因此選擇不結婚、不生育、不買房,至於不捐血是因為擔心被強迫器官移植,不捐款則是因為年輕人連自己都養不活,再加上很多捐款被貪污,甚至被拿去炫富,嚴峻的現狀使得年輕人面臨巨大生活壓力,因而選擇不再努力,只求簡單度日。
(封面圖/取自Unsplash)
【往下看更多】
【熱門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