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全倒地!台積電創半年低、鴻海摔4% 台股收跌348點
(2025/03/28 14:19)
輝達晶片折價快!「4巨頭」買一堆慘了 蔡崇信也示警:泡沫浮現

美國科技巨頭為了在AI軍備競賽中保持領先,近年來大舉採購輝達(Nvidia)昂貴的GPU晶片,但隨著輝達幾乎每年更新晶片架構,舊款產品快速過時,導致雲端運算業者不得不縮短設備折舊年限,進而衝擊財報表現,分析師指出,亞馬遜(Amazon)已率先調整會計折舊方式,Meta、Alphabet和微軟(Microsoft)恐將面臨相同壓力。
巴克萊(Barclays)分析師桑德勒(Ross Sandler)指出,「隨著輝達新一代Blackwell GPU問世,上一代Hopper架構的價格迅速貶值。」由於輝達幾乎每年推出新款晶片,雲端服務供應商(CSP)所購買的高價GPU將在短時間內失去競爭力,迫使企業縮短折舊年限,提早認列設備折舊成本。
★【理財達人秀】關稅報復恐慌 402怎安度? 破底日!資減鑽石股撿便宜?★
亞馬遜旗下的雲端平台AWS已於今年2月調整伺服器和網路設備的折舊年限,從原本的6年縮短至5年,財務長奧爾薩夫斯基(Brian Olsavsky)表示,這項改變將使公司今年增加約9.2億美元(約新台幣304億元)折舊支出,進而影響營收6~7億美元(約新台幣198~231億元)。
桑德勒還指出「Meta和Google也無法倖免」,Meta預估2026年的伺服器折舊費用將暴增超過50億美元(約新台幣1650億元),營業收入將因此減少相同金額;Google則可能損失約35億美元(約新台幣1157億元)利潤。桑德勒表示,這種「加速折舊」不僅影響財報,更突顯企業在AI基礎設施上的龐大投資壓力。如果企業無法有效利用舊有設備或加快獲利轉化速度,恐將面臨更大的財務挑戰。
除了折舊壓力,AI基礎設施投資過熱的現象也引發市場關注,阿里巴巴聯合創辦人蔡崇信昨(25)日在香港出席滙豐全球投資高峰會時警告,全球資料中心建設速度已超出AI的實際需求,甚至出現「盲目投資」的跡象。
蔡崇信指出,美國科技巨頭正大舉投入AI基礎設施,但許多計畫在動工之初根本沒有明確的客戶對象,甚至透過「市場推測」來籌資。他表示:「我開始看到某種泡沫浮現。」他進一步說明:「當我看到有人靠『推測』來蓋資料中心時,就開始擔心了。有不少人出來募資,基金也紛紛湧現,要籌募上億甚至幾十億資本。」
根據數據,美國四大CSP:亞馬遜、Alphabet、微軟和Meta,今年的資本支出總額將達到2460億美元,較去年激增63%,預計2025年將進一步成長至3200億美元以上。此外,川普政府回歸後,OpenAI、軟銀(Soft Bank)和甲骨文(Oracle)宣布投資規模5000億美元的AI基建計畫「星際之門」(Star Gate),進一步加劇市場對AI泡沫化的擔憂。
蔡崇信強調:「現在大家談論的是5000億美元、好幾千億美元的投資計畫。我不覺得這些完全必要,因為很多投資是基於對未來需求的推測,而非現有需求。」
而除了美國企業,中國科技巨頭也競相投入AI基礎建設。阿里巴巴計畫在2025年至2027年間投入逾人民幣3800億元,用於AI與雲端運算的全球布局,字節跳動、騰訊和百度也積極跟進,若未來AI需求未能跟上基礎建設增長,這些企業恐將面臨資本支出過剩、獲利下降的風險。
(封面圖/Nvidia)
【往下看更多】
►減產+庫存去化順利! NAND Flash價格Q2開始回升
►全球晶圓廠設備支出估增2% 中國縮手仍居冠 台灣第3高
►川普關稅政策逐漸明朗!小摩籲:別再「逢高賣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