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登革熱防治論壇大咖雲集,賴清德稱研發疫苗推動注射,防疫才能事倍功半
「登革熱國際防治論壇」今(18)日舉行,邀請重量級國際公衛專家Dr.Michael Malison、美國NIH登革熱疫苗發明人DR.Whitehead與DR.Durbin等國內外各領域專家,共同研擬疫情防治與疫苗發展規劃。行政院院長賴清德致詞表示,自己擔任台南市長時曾面對台灣最嚴重的登革熱疫情,特別在氣候變遷下,未來登革熱疫情不會只在南台灣,若能透過疫苗研發,就能複製B肝疫苗模式推動疫苗注射,達到事倍功半之效。
由台灣研發型生技新藥發展協會(TRPMA)主辦,高端疫苗(6547)協辦的「登革熱國際防治論壇」,18日舉行邀請重量級國際公衛專家Dr.Michael Malison、全球登革熱與病媒蚊控制組織執行總監DR.Yoo In-Kyu(尹英奎)、美國NIH登革熱疫苗發明人DR.Whitehead與DR.Durbin,以及我國推動區域防疫要角的無任所大使郭旭松,與國內產官學研各領域專家,共同研擬登革熱疫情防治與疫苗發展的整體規劃。
TRPMA理事長張鴻仁表示,台灣的公共衛生有長久的優良傳統,在電子業開始發展前,我們已經領先世界開始B型肝炎疫苗接種,在進入21世紀之前,我們建立了世界一流的全民健保。今日這個論壇目的就是希望在短期內,能先發展出一個有效又安全的疫苗,可以讓我們、東南亞、南亞防治之用。
甫上任的行政院長賴清德表示,自己排除其他行程參與這論壇,就是要用行動支持這論壇背後的目的。他說,自己擔任台南市長時,面對台灣最嚴重的登格疫情,但登革熱疫情不會只在南台灣發生,特別在氣候變遷情況下,目前第一線是用化學防制,減少病媒蚊滋生,雖已提供有效防治辦法,但這只限於疫情發生的作為。
他說,二年前的台南登革熱疫情,共有二萬多個病例,從統計資料中得到,9歲以下、55歲以上年齡層的占比超過5成,這代表登革熱疫情有一半是在戶外發生,一半是在室內發生,但政府在戶外能做的比較多。另外,該疫情造成108人死亡,平均年齡在70歲以上,且至少有一種慢性病,這也與東南亞年紀輕得到登革熱情況不同。
賴清德強調,若有辦法透過疫苗研發,如台灣過去在B型肝炎的疫苗接種,就積極推動疫苗注射,登革熱疫情防治就能事倍功半。
【往下看更多】
►賣不動、借不到、蓋不完! 胡偉良揭「建商爛尾5病兆」:快鬆綁管制
►避雷爛尾樓「只要20元」! 地政士:魔鬼全在這張紙
►史上最大調整!北富銀「10分行」將熄燈 8月起分批暫停營業
【熱門排行榜】
►爸媽贈房給女兒「不想分女婿」 律師出招:省稅又能保財產
►蝴蝶沒來「南部雨狂炸」專家揭原因:要等到明天
►伊朗最大鈾濃縮設施炸毀! IAEA憂核輻射外洩:密切監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