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首頁 搜尋
東森財經新聞台 Apps
於 免費下載
下載
首頁財經新聞 > 其它 > Bespoke:歷史為鑑 報稅季後一、二週的美股通常會上漲

Bespoke:歷史為鑑 報稅季後一、二週的美股通常會上漲

2019/04/16 13:00 鉅亨網編譯張祖仁

美股週一 (15 日) 小幅走低,但如果市場依循以往相同的後報稅季走勢,它們可能在未來 2 週反彈得相當不錯。

根據 Bespoke Investment Group 的統計數據,過去 20 年來標準普爾 500 指數在聯邦納稅申報截止日期後的一週內平均漲幅接近 1%,並且有 75% 的交易日上漲。在 4 月 15 日報稅截止後的第 2 週,標準普爾指數 平均上漲 1.5%,並且 75% 的時間上漲。

但這個歷史模式在 2018 年並未生效,標準普爾指數在 4 月 15 日之後的一週內下跌了 2.9%,這是 1990 年以來最糟的報稅季結束一週後跌幅。在過去 20 年中,最糟糕的表現出現在 2002 年,標準普爾指數在第 2 週後下跌了 3.4%。

最佳表現是在 2001 年,標準普爾指數一週後上漲 3.8%,2 週後上漲近 6%。

Bespoke 聯合創始人 Paul Hickey 說,「4 月就季節性而言是個強勁的月份。由於退稅入帳,投資人獲得額外支出,但它不只是季節性現象,」「4 月是個非常強勁的月份。這是政府會計年度上半年的結束,回報率往往是正值。」

在 4 月之後就迎來「五月賣股並退場」的俗諺。從 5 月到 10 月的市場表現往往不如前 6 個月。例如,根據《股票交易員年鑑》溯至 1950 年的資料,道瓊工業指數在 5 月 1 日至 10 月 31 日期間平均下跌 0.6%,在同年 11 月 1 日至 4 月 30 日期間,道指平均上漲 7.5%。

Hickey 說,「4 月的地位有點微妙,因為此刻正逢財報陸續發布,」「第 1 季財報季向來為美股帶來正回報。」他還表示,不少企業第 1 季財報都出現大量下修。

他表示,「向下修正在歷史上一直有利於股市上漲,」因為企業因此而必須達到的標準就低得多了。

標普 500 指數走勢

 

【往下看更多】
清泉崗女士官長「遭發動機吸入」不治 空軍證實了
潘若迪數學考2分被「拿槍抵頭」將軍爸:不槍斃你我對不起國家
10億獎金領嘸? 前夏普會長狀告鴻海、郭台銘 公司回應了

 

【熱門排行榜】
台股量縮收漲33點 「這檔」外資點名強攻漲停
嘉義強震! 印尼看護「肉身秒護阿嬤」一幕感動8萬人:必須加薪
500個便當不夠發「9成來蹭飯」? Cheap批:這次我挺慈濟
關鍵字: 報稅一週標普500指數AFP
FB分享
字體變大
字體變小
加入Facebook粉絲團
訂閱Youtube頻道
收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