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首頁 搜尋
東森財經新聞台 Apps
於 免費下載
下載
首頁財經新聞 > 其它 > 〈分析〉中國高喊「國產替代」 實際仍處「替代有限」

〈分析〉中國高喊「國產替代」 實際仍處「替代有限」

2019/06/16 00:05 鉅亨網編輯江泰傑

中美貿易戰川普以科技為籌碼,來抑制中國高科技產業及經濟發展。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極需推動自主創新,強化自身科技實力。但目前中國在核心技術發展方面仍有諸多不足。

特別在硬碟(HDD)產業,中國沒有任何可以替代的廠商。不光如此,其餘核心零組件即使中國都有能對應的廠商,但絕大多數只能提供低階的替代產品。

而且即使在低階市場,也只有 1/3 的產品能做到完全替代,其餘 2/3 的產品則處在產品驗證、市場驗證、出貨驗證等階段。

若再將技術提升一級,可替代的產品更是大幅下滑,如 FPGA、DSP、ADC 等領域均出現斷層,沒有中國企業能接軌。

更遑論技術等級最高的高階市場,除了華為海思的天罡、麒麟處理器已能打入高階市場外,其餘高技術的射頻、PA、晶圓代工等等核心零組件或是產品製程,均不是國際大廠對手。

表:鉅亨網製
表: 鉅亨網製
表:鉅亨網製
表: 鉅亨網製
表:鉅亨網製
表: 鉅亨網製

雖然中國一直引以為傲的海思,在高階晶片市場靠著以母公司華為產品做出海口,使其晶片占有一定的市場地位。但在 ARM 暫停與海思合作後,即使海思還能繼續使用 ARM 現有架構設計晶片,但已不能向 ARM 尋求進一步的協助。

若未來 ARM 推出新一代的版本,海思更無法採用,這對於海思在研發上將是重大衝擊。

此外,美國針對中國打科技牌並不是近期才開始,早在對中興封殺後,中國科技廠就已有所警覺,但警覺是一回事,能不能做出反抗則是另一回事。

畢竟科技產業中的國際大廠,均在各自領域豎起高聳的專利城牆,中國科技要在各科技領域有關鍵性的突破,短期內並不容易。

中國科技業內人士指出,從中興遭到美國封殺時,社會上不斷出現「國產替代」的需求聲。但事實上「國產替代」不是一朝一夕能達成,各項科技產品從前期的設計、開發,到中期的產品驗證、客戶驗證,再到最終商用,最快也要 2 年才有機會達成,且這其中還不包含處理專利問題。

同時,他們認為中國政府可以像醫藥產業一樣訂定清單,納入清單內的科技產品都能優先取得政府採購標案,再配合政府獎勵政策,只要產品能順利推出,企業研發金源不斷,「國產替代」時程將能加速縮短。

 

【往下看更多】
台人柬國做詐騙找他求救 呂秋遠曝2原因:其實我不太甘願
興櫃:漢達抗癌藥HND-033補件延期獲准,拚年底取證,今利空出盡股價翻紅
焦點股:上緯投控(3708)獲三大法人同步買進,股價一度攻頂創波段新高
FB分享
字體變大
字體變小
加入Facebook粉絲團
訂閱Youtube頻道
收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