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博士薪情好 平均可支配所得96.9萬歷年次高
大學學歷已成基本門檻,相較之下,研究所培育學生專精的技術能力,更易在職場凸顯競爭優勢;主計總處調查指出,去年碩博士學歷者年平均可支配所得達96.9萬元,創下歷年次高。
大學數量破百所,造成學歷貶值的效應,除非是前段班大學,否則大學文憑在職場上也沒有太多加分效果;主計總處最新家庭收支調查便顯示,大學學歷者的平均可支配所得,已經連續5年低於專科學歷者。
不過研究所及以上學歷者,因為具備更高的專業知識與技術,年平均可支配所得穩步上揚,2017年達新台幣96.9萬元,不只較上年成長6.9%,更創下歷年次高水準。
主計總處官員表示,按教育程度來觀察平均可支配所得,固然台灣大學數量過多,部分技術層次較弱的畢業生職場待遇不佳,因而拉低大學學歷者的平均可支配所得,但大致上來說,所得高低與學歷高低成正比,尤其研究所及以上的族群更是一枝獨秀,平均可支配所得明顯高於其他教育程度者。
以2017年為例,專科學歷者平均可支配所得為63.8萬元,大學學歷者平均60.5萬元,但研究所及以上學歷者平均則為96.9萬元,足足高了前二者逾30萬元。
主計總處官員分析,研究所與博士班相較於大學教育,對於同樣學門有更深入的探究及演練,碩博士技術層次高,薪資水準自然也會較高。
yes123求職網發言人楊宗斌進一步指出,許多行業對於專業性較高的工作,仍設有學歷門檻,如金融業招募儲備幹部(MA)、科技業找工程師時,幾乎都要求研究所畢業,生技產業許多職缺也都會要求研畢,甚至博畢也時有所聞。
儘管門檻較高,楊宗斌表示,這些工作薪資條件也相當誘人,只要工作表現良好,科技業工程師、金融業MA、生技團隊成員等,年薪百萬不是問題。
今年28歲的吳先生也分享他的求學與尋職歷程,原本大學就讀生物科技系,後來考量產業與職涯發展,選擇跨領域攻讀環境醫學研究所;他表示,念研究所對工作還是挺有幫助,畢竟很多工作都要求要研畢,現在他已順利在環境領域任職。
楊宗斌則說,碩博士平均可支配所得遠高於大學學歷者,除了因為許多高薪工作設有學歷門檻,大學被排除在外,另一方面,願意念研究所也代表對該領域有興趣,未來學以致用的機率高,相對地,薪資水準自然也會較高。(編輯:林孟汝)1070929
【往下看更多】
►鐵飯碗鏽了?高普考錄取不足268人 4類科沒人考
►9成勞工認薪低!平均想加7466元 老闆「留人行情」曝光
►同學當進口車業務「月入20萬」他羨慕! 內行人:吃土不會跟你講
【熱門排行榜】
►扯! 住家騎樓遭檢舉違停 2天收200多張罰單
►北檢用「撕碎紙條+Excel」當證據 網傻眼:比偶像劇還狗血
►金龍突下殺手!建商煞車不及苦撐 全台案量2.56兆創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