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首頁 搜尋
東森財經新聞台 Apps
於 免費下載
下載
首頁財經新聞 > 台股 > 36家銀行壓力測試 輕微與嚴重情境全都過關

36家銀行壓力測試 輕微與嚴重情境全都過關

2018/11/13 19:03 鉅亨網記者郭幸宜 台北
36家銀行壓力測試 輕微與嚴重情境全都過關

因應國際金融情勢劇烈波動,金管會今 (13) 日公布 36 家本國銀行壓力測試,銀行局今天宣布測試結果,不管是在輕微或嚴重的情境,36 家銀行全都過關。

金管會為了解本國銀行在金融市場發生劇烈變動時的風險承擔能力,今年對全體國銀進行壓力測試「模擬考」,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莊琇媛表示,這次特別參考「2 年期」壓力測試情境,提升銀行壓力測試嚴謹度。

本次測試情境分為「輕微情境」與「嚴重情境」,測試情境包括「總體壓力情境(我國、美國、歐元區、中國及日本經濟成長率下滑、國內失業率上升與房價下跌等)」所導致信用風險增加、市場價格(債券、股票、外匯及商品市場)波動加劇等可能增加損失情境,以及存放款利差縮減和手續費收入減少等對盈餘的影響,計算銀行在壓力情境下資本適足比率與槓桿比率變動。

莊琇媛表示,以 106 年底為基準日,在輕微情境下,銀行第 1 年的「平均普通股權益比率、第 1 類資本比率、資本適足率及槓桿比率」分別為 10.67%、11. 27%、13.61% 及 6.17%;第 2 年分別為「10.90%、11.51%、13.79% 及 6.29%」。

而在嚴重情境下,第 1 年「平均普通股權益比率、第 1 類資本比率、資本適足率及槓桿比率」分別為「9.72%、10.33%、12.63% 及 5.65%」,第 2 年分別為「9.32%、9.93%、12.19% 及 5.43%」。

金管會表示,測試結果顯示,不論輕微或嚴重,國銀的股東權益比率、資本適足率與槓桿比率全都高於法定最低標準,顯示本國銀行風險承擔能力與資本適足性都相當穩健。

莊琇媛強調,但壓力測試所設定的情境都是以測試為目的,不代表對未來經濟情勢的預期,金管會將持續注意銀行整體暴險風險控管,也希望銀行業者能「晴天儲糧」持續強化資本。

 

【往下看更多】
輝達海外總部「台北呼聲高」 房仲大老曝1關鍵:南港最不適合
科技股泡沫破裂時間曝 分析師揭關鍵訊號:2年後算總帳
CoWoS遭砍單? 台積法說前利空疑雲 一票內外資說話了

 

【熱門排行榜】
黃仁勳確定明現身台中! 5天超人行程把「太平洋當淡水河」往返跑
長榮航年終7個月!他不滿「僅對手一半」網嘆:這就是現實
下班沒回訊被資遣! 妹子痛批「已是第2次」 掀網兩派戰翻
FB分享
字體變大
字體變小
加入Facebook粉絲團
訂閱Youtube頻道
收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