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首頁 搜尋
東森財經新聞台 Apps
於 免費下載
下載
首頁財經新聞 > 台股 > 〈觀察〉比特幣10周年暴跌 價值恐歸零 全球監管硬起來

〈觀察〉比特幣10周年暴跌 價值恐歸零 全球監管硬起來

2018/11/17 15:05 鉅亨網記者陳慧菱 台北

比特幣本周大跳水,跌破 6000 美元的重要支撐,市值更一舉摜破 1000 億美元關卡,寫下 2017 年 10 月以來最低,再度印證比特幣的高風險,央行就曾引述 BIS(國際清算銀行) 報告示警,比特幣價值可能歸零。正因如此,比特幣等虛擬通貨的納管尤為重要,全球對虛擬通貨的監管也呈現趨緊的趨勢。

2008 年 10 月 31 日,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 )發表了一紙比特幣白皮書,推出了第一個加密貨幣的理念,為世界帶來了全新的貨幣-比特幣,十年的發展,比特幣從小眾到狂熱,然而,在比特幣剛過問世 10 周年慶之際,比特幣出現暴跌。

比特幣 15 日市值跌破 1000 億美元大關,16 日摔到約 970 億美元,相較於波段高點、去年 12 月中的 3100 億美元左右,等於不到一年,市值重摔近 7 成,更創 2017 年 10 月以來最低的市值。

央行、金管會都曾就比特幣的高風險提出警告,央行總裁楊金龍更曾直指虛擬通貨不是貨幣,屬高度投機的加密資產,超過 8 成的比特幣由不到 1% 的帳戶持有,所有權高度集中,價格易受操控,其價格波動大,投資風險高。

楊金龍還曾引述 BIS(國際清算銀行) 報告示警,虛擬通貨系統設計問題,可能導致虛擬通貨運作機制瓦解,使其價值歸零。

比特幣不僅止於價格波動劇烈的風險,近年來還常淪為詐欺或違法吸金、甚至洗錢等工具,國際間愈來愈多國家對比特幣等虛擬通貨納入監管,我國金管會也在今年起積極研議相關辦法,擬套上「緊箍咒」。

首先,金管會 7 月已發函銀行,要求銀行必須確認往來的虛擬貨幣交易平台,要採實名制交易,銀行才能提供相關金流服務,若平台業者不配合採用實名制,銀行必須拒絕平台開戶。至於 ICO 發行若涉及有價證券或股權,金管會最快將在明年 6 月底前研議訂定相關辦法納管。

其實不只我國正積極思考對虛擬通貨監管的事宜,目前日本金融廳正討論將虛擬通貨業者列入證券業適用的「金融商品交易法」監管;而美國、歐盟、澳洲、加拿大、菲律賓、馬來西亞均要求虛擬通貨需要向該國金融情報中心等組織登記,並將虛擬通貨納入防制洗錢規範。

比特幣誕生十周年,帶動各種代幣的風潮,目前全世界已有超過 2000 多種虛擬通貨,投資人對虛擬貨幣的興趣增加,但過去各國政府的工作僅限於對投資人教育,宣導虛擬貨幣在國際上被認同是市場上高投機高風險的加密資產而已,卻「無法可管」,甚至使得虛擬通貨成為洗錢、恐怖主義的工具,所以在比特幣開始下一個十年之際,比特幣的暴風式重挫,或許正好是各國好好介入監管的契機。

 

【往下看更多】
力積電跳空漲停 緯創爆量噴5% 台股漲逾180點
2萬3穩了?專家嗨喊「下半年衝2萬6」:這些股可抱過年
阿姨送紅包? 宏達電爆量衝漲停 分析師點頭:這波來真的

 

【熱門排行榜】
大寒需要咖啡暖手! 星巴克、超商限時買1送1 優惠一次看
中國EUV技術大突破 陸媒曝「ASML沉默原因」:不敢相信
財部預算遭砍18.5億 發票500元獎「將減少360萬個」
關鍵字: 比特幣虛擬通貨虛擬貨幣
FB分享
字體變大
字體變小
加入Facebook粉絲團
訂閱Youtube頻道
收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