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股:台泥(1101)發表兩項蝦紅素商品,碳循環經濟啟動
台泥(1101)27日舉行「台泥碳循環 轉動綠經濟」記者會,發表兩項碳循環「蝦紅素」商品,為循環經濟開創新契機。對於26日ECB定價完成,避險空單造成股價大跌,董事長張安平在會後表示,自己不擔心外資連賣台泥的股票,台灣和中國大陸都在加強基礎建設,提供穩定的需求量,對於明年的水泥供需仍非常看好。
從鈣迴路二氧化碳捕捉系統(CO2 Capture and Storage; CCS)核心技術,到生物固碳養殖「雨生紅球藻」,培育出高價值之蝦紅素紅藻,台泥與工研院共同開發「世界上第一碗減碳環保麵」蝦紅素紅藻蕎麥麵,一公斤的蝦紅素紅藻,能吸收1.83公斤的二氧化碳,七碗麵的減碳量,約等於一顆足球大小的二氧化碳量,15碗相當於一棵樹,每天平均之減碳量;另,透過最先進與低能耗之技術,萃取之高濃度蝦紅素,推出「蝦紅素系列保養」,開創減碳精緻產品之首例。
張安平指出,今日大家都認為處理廢棄物是產業界的責任,答案是的,但是如果這種循環經濟的思維沒有廣泛的給產業界,就如同我們的生活習慣,一個人一天使用一小時手機,一年產出的二氧化碳是1.25公噸,是兩棵樹一年碳捕捉的量。在22萬年前,全世界有3兆棵樹,現在僅剩下35%的樹,即便這個世代可以過得下去,下一個世代也過不去,這是每一個產業界都必須有的責任。我們要維持我們現在的文明,就不停的科技發展,但碳是造成現在溫室的大問題,台泥現在正在全心全力的投入碳捕捉,我們今天做這件事是希望可以拋磚引玉,讓社會大眾大家共同來參與。
台泥與工研院從2011開始合作「鈣迴路二氧化碳捕捉技術」、「固碳微藻養殖」以及「蝦紅素萃取」之核心技術。工研院副院長彭裕民致詞表示,2016年在花蓮和平廠建置台灣首座鈣迴路碳捕獲試驗廠,把原本造成溫室效應的二氧化碳經過固碳,轉換成可供生物代謝運用的有效碳源,並導入富含蝦紅素成分的微藻養殖,成功開發例如蝦紅素醫美產品、保健食品及醫藥品等生醫領域產品,落實循環經濟概念,也驗證蝦紅素原料及雨生紅球藻在抗老化的效果,在阿茲海默症的神經保護、緩解視網膜病變等應用優勢。
第一款「蝦紅素紅藻蕎麥麵」除麵體添加減碳蝦紅素紅藻,更配合在地特色的花蓮馬告顆粒粉、七味粉和蝦紅素紅藻海苔,並與君品飯店合作,開發以蝦紅素紅藻入菜之創意料理。蝦紅素系列保養透過高科技珍珠形體包覆蝦紅素,讓皮膚完整吸收蝦紅素精華,活化老舊細胞,將在2019年舉辦義賣活動。
【往下看更多】
►台股到底在跌什麼? 專家揭「8大理由」:甜甜價是最好解藥
►5天摔掉1400點 他問台股怎麼了? 分析師勸:「1族群」別抄底
►電子倒一片!台股下跌200點 台塑四寶不忍了「逆勢撐盤」
【熱門排行榜】
►台幣貶破33元創9年低!專家「1原因」示警:恐續創新低
►8年還完720萬房貸「不怕裁員考績爛」 雙寶夫妻:感覺重新活過來
►好市多「非會員」也能買? 網曝2方法 賣場回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