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臺大技轉靈品生醫,打造全球首見近視治療藥物
近視已成全球,尤其亞洲國家嚴重課題,控制近視的藥物研發成為全球眼科領域的關注焦點。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經團隊多年努力,成功開發出極具潛力的次世代控制近視藥物,5日正式技術移轉予靈品生醫,朝臨床與商品化的下一目標邁進,期望為全球近視防治帶來突破性的進展。該創新藥物已完備進入IND申請的臨床前試驗資料,預估於2026年第二季可完成一期臨床試驗。
近視問題在亞洲地區近年愈發嚴重,特別是新加坡、香港、臺灣、日本、南韓及中國大陸,16至18歲的青少年中,近視率已超過80%。根據國際近視研究學會統計資料顯示,全球近視人口約為30%。在臺灣18-24歲者每100人就有73人近視,18歲以下青少年近視盛行率達87.2%,名列全球前三名。
國民健康署統計顯示,面臨升學壓力的國中三年級學生,近視率達89.3%,高度近視(度數超過500度)的比例也已達28.0%。近視會因度數不斷增加造成眼球眼軸持續增長,導致視網膜剝離的風險、亦容易引發黃斑部萎縮退化、青光眼及白內障等多種眼部疾病,因此控制近視的藥物研發成為全球眼科領域的關注焦點。
在國科會及生技中心輔導及協助下,臺灣大學醫學院經團隊多年努力,成功開發出極具潛力的次世代控制近視藥物,5日正式技術移轉予靈品生醫公司。該技術源起於臺大醫學院眼科團隊於近視成因的長年研究、蒐集近視患者的血液,透過血液基因分析找出與近視相關的關鍵因子,並以轉殖基因斑馬魚建立創新藥物篩選平台,篩選出可以抑制眼軸增長的候選藥物。
該項藥物的作用機制係維持眼球鞏膜的厚度與強度,讓學齡兒童在發育階段,即擁有強健的眼球結構,降低眼球前後軸異常增長變形而產生近視的機會,就像氣球壁越薄越容易變形,這項藥物就是讓氣球壁保有正常的厚度,減少眼球鞏膜變形的程度。
目前主要的近視防治方法包括:角膜塑型片和散瞳劑。角膜塑型片雖能有效控制近視度數進一步惡化,但存在感染及角膜受傷的風險。散瞳劑是目前普遍用於控制近視的藥物,但其副作用如畏光和近距視力模糊等,嚴重影響學齡患者的使用意願。
臺大醫學院眼科團隊利用創新藥物篩選平台,找到一個不需擔心散瞳劑副作用的近視控制藥物,藉此提高學齡兒童治療的順服度,有效提高近視控制的成功率,進而降低高度近視產生的風險。
該創新藥物根據現階段臨床前數據顯示,近視控制效果卓越,療效與高濃度散瞳劑(1% Atropine)幾乎相當,卻無相關的副作用,安全性試驗結果呈現出無危害發育中的眼球,已完備進入IND申請的臨床前試驗資料,靈品生醫預估於2026年第二季可完成一期臨床試驗,並於2026年第四季啟動二期臨床試驗。
技轉簽約代表臺大醫學院研究發展分處主任潘俊良副指出,臺大醫學院致力於橋接學術研究、臨床應用,此次近視藥物技轉靈品生醫就是一個典型的技術創新落實產業應用的最佳範例,期望未來透過雙方持續合作,讓更多優異的研究成果轉化為造福民眾的產品與服務。
靈品生醫董事長陳宜超表示,公司成員主要來自生技中心和BMCC-Drug團隊,這項技術從生技醫藥國家型計劃到育苗計畫,政府一路的扶植和支持,透過各種資源持續驗證臨床效果,對進入臨床潛力深具信心,因此集結志同道合的夥伴共同投入創新創業這條路。希望將這項臺灣自主研發的眼科創新技術推向國際市場,打造全球第一款安全、有效、無散瞳副作用的近視治療藥物。
【往下看更多】
►房市有救?他揭「這款宅」成下一波主流:未來15年遍地開花
►真的有讓利!「這3縣市」房價8折賣 專家:買方不追價了
►不只招工程師 輝達剛落腳北士科 開50缺徵上百人
【熱門排行榜】
►台中影城驚傳憾事!約40歲男「詭墜4樓亡」 身分死因待查
►不只招工程師 輝達剛落腳北士科 開50缺徵上百人
►不是年收越高越好貸? 專家曝「這收入」:房貸利率最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