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首頁 搜尋
東森財經新聞台 Apps
Play 商店 免費下載
下載
首頁財經新聞 > 產業 > 力晶12吋廠讓與力積電 擬增資4.5億股重返上市

力晶12吋廠讓與力積電 擬增資4.5億股重返上市

2019/05/02 14:37 東森財經新聞
力晶12吋廠讓與力積電 擬增資4.5億股重返上市

▲力晶科技將於5月31日召開股東會,規劃力積電將現金增資總金額4.5億股。(圖/翻攝自Google地圖)

 

力晶集團近年積極推動重返上市計畫,5月1日起將力晶科技的三座12吋晶圓廠及相關營業、資產讓與子公司力積電,力積電成為台灣第三大晶圓代工廠,總員工數近7000人,力晶集團預計2021年以「力積電」之名,台股重新上市。

 

力晶集團因應重返上市計畫,去年將100%持股的子公司鉅晶電子改名為力晶積成電子(簡稱力積電),因力晶曾是台灣DRAM產業龍頭,股民心中印象難以抹滅,為重新定位晶圓代工廠,不得不以子公司為主體並改名。而今年5月1日起人事組織也進行調整,力積電董事長為黃崇仁、副董事長蔡國智,總經理由謝再居擔任。力晶科技董事長仍為陳瑞隆、總經理為王其國。

 

▲力晶集團近年積極推動重返上市計畫。(圖/翻攝自Google地圖)

 

力晶科技將於5月31日召開股東會,討論重要議案包括力積電股票上市相關作業與認購現金增資案,規劃力積電將現金增資總金額4.5億股,其中13.5%保留給力積電員工認購,另外,86.5%約3.89億股由力晶認購。

 

力晶原是台灣DRAM業霸主,自2008年起歷經金融海嘯衝擊DRAM價格慘跌,嚴重虧損導致股票下櫃,近30萬股東手中股票變壁紙,當時力晶創辦人黃崇仁還以每股0.3元價格公開收購力晶股票,收購高達逾4億股、約20%股權。

 

但隨後力晶走過轉型低潮期,5年內轉型晶圓代工業,從賠千億到賺錢,不僅已償還債款,每股淨值超過15元。力晶小股東早已組成自救會,積極要求公司早日提出上市申請,力晶集團董事長黃崇仁之前公開回應,力積電預計明年登錄興櫃,2021年重返上市。

 

看更多

 

台積電今年初爆發南科晶圓14B廠光阻事件,而為了顧及客戶疑慮,以及考量客戶信任優先前提下,台積電也決定將南科14B廠因光阻劑瑕疵而報廢的晶圓,幾乎全數重做,使得報廢晶圓擴大近10萬片,損失達5.5億美元(約新台幣169.7億元)。而後,台積電除了進行部分高層人事調整,據供應鏈消息來源也指出,未來將成立規模達200人的品管檢測單位,把關檢測相關供應鏈產品,避免再度出包。

 

據陸媒《Tech Web》報導,此次台積電晶圓汙染事件,除了造成近10萬片12吋和16吋晶圓報廢,損失高達5.5億美元(約新台幣169.7億元),受影響客戶更包含:蘋果、高通、輝達、AMD、海思、聯發科等6大客戶。因此,台積電也下修營收,並且在3月初進行一波人事調動,原14B廠廠長張澐平行調至品質暨可靠性部門,職缺由在南科廠歷練已久的蘇斌嘉升任。

 

▲供應鏈消息指出,台積電計畫成立一個規模約200人的品管部門,未來進行相關材料與設備的檢測工作。(示意圖/東森新聞資料畫面)

 

此外,除了進行高層主管人事異動以外,據供應鏈消息也指出,台積電計畫成立一個規模約200人的品管部門,未來進行相關材料與設備的檢測工作。不過,由於高達200人將投入品管單位,加上所需設備,對台積電來說也是筆不小的投資。

 

▲台積電晶圓汙染事件,除了造成近10萬片12吋和16吋晶圓報廢,損失更高達5.5億美元(約新台幣169.7億元)。(圖/東森新聞資料畫面)

 

事實上,過去台積電也有進行檢測的部門,只是作業方式通常以抽樣測試為主,直到這次光阻劑事件爆發後,台積電也要求供應商提供每次材料相關檢驗報告,且需提供本次與上次材料檢驗報告比較,逐步確認檢測的標準與內容。

 

看更多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 (2330-TW) 創辦人張忠謀去年 6 月退休後,由魏哲家出任總裁、劉德音擔任董事長,公司進入雙首長制時代,然而,張忠謀退休後半年多,營運就出了二次大包, 一次是去年 8 月的病毒感染事件,第二次就是此次不合格光阻液干擾生產良率,市場不免再有疑問,台積電的螺絲是不是鬆了。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 (2330-TW) 南科 Fab 14B 廠28日傳出,晶圓生產製程中,採用到不合格光阻液,衝擊生產良率下滑,據悉,台積電此次的光阻液供應商有三家,包含日商信越、JSR 與陶氏化學,而此次事件影響晶圓片數恐高達 9 萬片,但內部最快將在本周間進行測試,確認多少晶圓受影響。

 

根據台積電人士透露,14B 廠主要是 12、16 與 20 奈米製程,由於此次是生產流程發生問題,因此台積電將開始進行測試,確認哪些晶圓有問題,哪些仍可使用,市場傳此次影響金額恐上看 200 億元,但消息人士透露,此金額數值是將 9 萬片最大化計算,實際數字應未達此。

 

台積電表示,該起事件應可控制在最低影響範圍內,本季財測目前不會改變。

 

台積電去年 8 月爆發病毒感染事件,該事件讓台積電損失高達近 26 億元,雖然損失營收在當季就彌補回來,營運比現更是優於修正後的財測,但時隔不到半年,生產製程又傳採用到不合格的料源,衝擊生產良率進而造成營運損失,儘管公司強調財測沒有變,但雙首長制帶領下的公司營運頻頻出狀況,市場不免擔心,沒有張忠謀的台積電,營運是不是出了問題。

 

▲市場擔心,沒有張忠謀的台積電,營運是不是出了問題。(圖/anue鉅亨網)

 

前外資半導體天王分析師陸行之更在臉書發文指出,聽說這次也很嚴重,不是作廢2-3萬片晶圓片就可解決的事,更質疑「為何張董事長退休之後,台積電老是出狀況」。

 

前外資分析師陸行之在臉書上發文表示:「聽說這次也很嚴重,不是作廢2-3萬片晶圓片就可解決的事,為何張董事長退休之後,台積電老是出狀況,(病毒感染,連續數次下修年度財測,現在是從另一家公司使用不合規格的化學原料)是運氣不佳,還是皮帶鬆了,希望CC總(指台積電總裁魏哲家)盯緊些,不要再讓投資人失望了,這已經不像我們過去認識的台積電」。

 

▲台積電總裁魏哲家。((圖/anue鉅亨網)

 

台積公司針對媒體報導晶圓14B廠晶圓受汙染事件之聲明

 

針對媒體於1月28、29兩日對台積電Fab 14B晶圓受到汙染一事之揣測報導,本公司聲明如下:


在1月19日我們發現F14B的12/16奈米的良率出現問題, 經追查後了解問題出在一批光阻原料上。此批原料係來自一個與台積有多年供貨經驗優良的廠商, 但這批原料與過去其供應之原料規格有相當的誤差。我們立即停用此批不符規格之原料並馬上通知所有受到影響的客戶。


在過去十天中我們已與所有受影響的客戶密切溝通包含相關補貨和交期的細節,以我們目前在12/16奈米的產能利用率觀之, 台積公司預計受影響的晶圓大部分能在Q1補回,若有Q1無法補回的也應能在Q2補回,台積公司重申此單一事件當不至於影響財測。

 

【往下看更多】
台灣被課32%重稅! 賴清德歸納:川普有4個意圖
要讓青年有房住!卓榮泰擬推「婚育宅」生一胎補貼50%
「這國」賣蝦到台灣超開心! 官方製圖秀政績:喜賺6千萬

 

【熱門排行榜】
川普稱美中會談「有利統一」? AIT回應了
若對台灣晶片課稅 賴清德:恐不利台企赴美投資
省的錢連手搖都買不起!他不解「機車幹嘛自助加油」?一票人直指1原因
關鍵字: 力晶力積電上市
Live 直播Live 直播
FB分享
字體變大
字體變小
加入Facebook粉絲團
訂閱Youtube頻道
收合
五月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2025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27
28
29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00:00
01:00
02:00
03:00
04:00
05:00
06:00
07:00
08:00
0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
22:00
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