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再生醫療產業鏈分工,台灣複製半導體經驗切入有優勢
全球再生醫療市場2028年上看2500億美元,台灣醫界聯盟基金會執行長林世嘉指出,再生醫療與半導體的產業鏈分工相似,台灣應該把經驗應用到細胞與再生醫療的製造與品管,建構產業鏈分工型態,發展具有一致性品質保證的高規格細胞製備場所,引入雲端監測系統、發展再生醫療的產業自動化流程,這是台灣獨一無二的優勢。
財團法人台灣醫界聯盟基金會與經濟部工業局9月10日合作辦理論壇,經濟部次長曾文生指出,生技產業是台灣下一步要發展的經濟力量,台灣大量人才集中在生醫與理工領域,前者是再生醫療的研發主力,而後者將有助於工廠與製程的建構,經濟部則要思考如何整合資源,讓產業發展更順暢,為台灣打下健康的細胞治療產業基礎。政府已經注意到再生醫療領域的潛力與重要性,期待與各界合作共創再生醫療產業鏈。
科技部謝達斌次長則說明,科技部相當鼓勵再生醫療領域的研發突破,台灣已有許多優秀的生醫研究可貢獻再生醫療產業鏈,目前的細胞治療是春秋戰國時代,最後勝出的往往來自於多個利基的結合,台灣若要發展此領域,需要找到好的戰略夥伴,透過新創、併購,串聯上下游的能量。
工業技術研究院生醫與醫材研究所所長林啟萬指出,台灣細胞治療產業人力成本佔整體成本的50%,封閉系統/自動化技術可以讓人力成本大幅降低,使細胞治療更具成本效益。而在盤點台灣再生醫療產業各個環節後,目前仍缺乏上位專利技術,需導入新材料與新結構的設計,尤其是化纖及化工產業,另一方面,發展分段獲利的經驗模式、高規格的量產設備,也都是台灣發展此領域要面臨的挑戰。此外,未來也預期引入人工智慧(AI)及資訊系統打造細胞製造工廠2.0。
林世嘉指出,半導體的產業鏈分工略分為IC設計、IC晶圓製造、IC封裝與測試、IC模組與通路;這與再生醫療產業鏈中的研發、細胞製備、品管與物流、提供治療等相似。台灣於半導體的製造與品管之優勢在於晶圓製程中的良率管控、高規格的無塵室、數位品管系統、產業自動化流程與設備自製能力高。
林世嘉認為,半導體的經驗應用到細胞與再生醫療的製造與品管,在台灣發展具有一致性品質保證的高規格細胞製備場所,並引入雲端監測系統、發展再生醫療的產業自動化流程,是台灣獨一無二的優勢。台灣於半導體產業已有成熟的分工,期許未來於再生醫療也能建構出類似的產業鏈分工型態。
日商日立化成再生醫療部古石和親副部長指出,日立當前已和全球重要廠商建立合作關係,以CAR-T療法為例,日立預期在2022年將再生醫療之成本降低47%;而為因應全球再生醫療市場預計於2028年將擴展到2500億美元的趨勢,日立預計將與台灣業者合資於台灣建立細胞製造工廠,並規劃持續革新提升如自體細胞製造、異體細胞製造、分析及檢測等環節之技術。
【往下看更多】
►鴻海想收購日產股權 雷諾回應了
►財劃法讓經部少300億預算!郭智輝怨「左駕變右駕」:恐衝擊輝達來台計畫
►「Uber eat併Foodpanda」公平會喊卡 禁止理由曝
【熱門排行榜】
►同學當進口車業務「月入20萬」他羨慕! 內行人:吃土不會跟你講
►妹子失業繳不起房租!慘到連當舖都不借 網見細節:在找冤大頭?
►中鋼跌破2字頭! 她憂「存股變存骨」網曝2關鍵:看看台塑四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