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首頁 搜尋
東森財經新聞台 Apps
Play 商店 免費下載
下載
首頁財經新聞 > 台股 > 法人觀點:元月投信基金規模震盪,第一金投信看灰犀牛事件攪局,短期股債整理

法人觀點:元月投信基金規模震盪,第一金投信看灰犀牛事件攪局,短期股債整理

2022/02/21 11:05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

今年來受到聯準會政策緊縮的預期影響,全球股市大幅下挫,也造成國內投信基金規模較去年底大減817億元,至4兆8735億元。法人表示,聯準會1月會議紀錄未如市場想像中鷹派,不過,考量通膨尚未減緩,以及俄烏衝突帶來的灰犀牛效應,金融市場短期難脫震盪格局。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資料統計,截至今年1月底,投信整體基金規模為4兆8735億元,較去年底減少817億元,減幅1.65%;不過,仍僅次於去年12月、10月,為單月第三高紀錄。

若按類型區分,1月各類股債資產都明顯縮水,規模減少最多的是國內股票型基金、國外股票型基金、跨國債券ETF基金,各減少349億、306億與153億元;然而,主動式操作的跨國股票ETF、國內股票槓反型與一般型ETF,分別逆勢增長144億、83億與68億元,為增長前3大類型基金。

第一金全球大趨勢基金經理人黃筱雲表示,1月國內基金規模縮水,主要反映對聯準會緊縮政策的恐慌心理,市場預期,3月將一口氣升息2碼,全年升息7次以上,因此造成資金退潮,股、債市同步大跌。

雖然從最新公布的1月會議紀錄透露,決策官員同意升息措施,卻沒有提到升息幅度,而且按過去作法,聯準會首次升息幅度以1碼的可能性最高,暫時紓解市場情緒。不過,1月公布的消費者物價指數衝破7%,創近40年來新高,加上,近期的俄烏戰火一觸即發,金融市場威脅尚未消除。

黃筱雲認為,「灰犀牛事件」攪局下,股、債市短期難脫震盪整理命運,投資操作上應保持耐心,避免短進短出、追高殺低,建議以定期定額方式,逢回分批布局,聚焦未來3~5年經濟價值高的明星產業,或能創造長期現金流的價值型資產,如:AI人工智慧、電競、水電瓦斯等公用事業基金。

 

【往下看更多】
中國蝙蝠又有毒!3防疫概念股衝漲停 台股下挫260點
快!「這檔股」申購今截止 抽中現賺16.5萬
輝達財報將登場!美銀按讚「上看190美元」台股「含輝ETF」一表看

 

【熱門排行榜】
他1個月電費6億!網傻「養了皮卡丘」...台電關切了
原以為槓龜...突響中獎音效老闆秒撕 他急問才回:中500
街友偷銀行卡買刮刮樂「竟中千萬大獎」失主喊:對半分
Live 直播Live 直播
FB分享
字體變大
字體變小
加入Facebook粉絲團
訂閱Youtube頻道
收合
二月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2025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26
27
28
29
30
3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1
00:00
01:00
02:00
03:00
04:00
05:00
06:00
07:00
08:00
0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
22:00
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