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把台灣當盤子?台積「連根拔走」還課32%關稅 徐巧芯籲總統:專心治國別再搞罷免
(2025/04/03 11:01)小摩詳解「台積電10問」 拉回就是買點 目標價1500元

摩根大通(J.P.Morgan)於3月27日發佈報告,針對投資者最關心的台積電(2330)前景,解答市場疑慮,並重申對台積電的樂觀看法。該行認為,近期股價拉回提供了具吸引力的買入機會,因此維持「增持」評級,給出 1500元的目標價。
以下為小摩針對市場關注的十大問題與解答:
★【理財達人秀】等川普關稅攤牌 新佈局! 軍工不演 老AI補漲?抓漲訊號★
1. 先進製程需求是否仍然強勁?
小摩指出,台積電的先進製程需求依然強勁,特別是N4與N5製程,受惠於多個AI加速項目。儘管市場對蘋果iPhone需求存有疑慮,但N3製程的需求未見鬆動,主要來自高通、AMD、博通及比特大陸等高性能計算(HPC)應用客戶。小摩預計,2025年N3製程收入將大幅增長125%,N4與N5製程收入亦將溫和成長。
2. 蘋果是否推遲N2製程的採用?
市場關注蘋果是否推遲N2製程的導入,小摩認為蘋果計劃大致不變,預計將於2026年下半年應用於iPhone 18高端機型(Pro、Pro Max及可能的摺疊款)。此外,AMD、比特大陸、高通等企業也將於2026至2027年陸續導入N2製程,推動產能需求增長。
3. 美國晶圓廠擴建對台積電利潤率的影響?
小摩預計,美國晶圓廠(Arizona Fab)擴建將對毛利率產生約200~300個百分點的影響,但仍在可控範圍內。台積電預計Fab 2將於2026年底投產,Fab 3則可能在2028至2029年啟動,屆時台積電將透過規模經濟與供應鏈成熟度,提升營運效率。小摩並預計,台積電可能在2026年初進一步調漲先進製程價格,以彌補成本上升。
4. 英特爾外包業務對台積電的影響?
英特爾近期表示,約30%的晶圓製造將持續外包,主要由台積電負責,這與六個月前英特爾計劃全面內製的方針相比是一大轉變。小摩認為,英特爾後續PC CPU產品可能仍將依賴台積電製程,而數據中心CPU則尚未見外包跡象。這可能為台積電帶來額外產能與資本支出成長的機會。
5. CoWoS先進封裝產能能否滿足AI需求?
即便台積電近期已擴增CoWoS產能,小摩仍認為2025年供應將十分緊張,英偉達(NVIDIA)等大客戶需求持續強勁。台積電計劃到2026年底將CoWoS產能擴增至每月9.0-9.5萬片晶圓,並同步提升SoIC與Fan Out Panel技術,強化封裝競爭力。
6. GPU與ASIC需求占比變化?
小摩預計,2025年GPU(輝達、AMD)仍將占AI需求約70%,並持續主導市場。ASIC(專用晶片)需求雖將加速成長,但在2027年之前,市場份額仍相對有限。
7. 台積電是否會參與英特爾晶圓廠合資計劃?
小摩認為,台積電不太可能參與英特爾晶圓廠的合資或「救助計劃」,因其更傾向專注於自有生產基地。除非有特殊誘因或財務回報足夠豐厚,否則台積電應會保持獨立發展。
8. 非AI領域需求變化?
PC、伺服器、Android智慧手機的需求有所回升,但工業與車用市場依舊疲弱。此外,蘋果2025年下半年需求可能低於預期,因智慧化進程放緩。不過,N7與N16製程的利用率預計將在2025年下半年改善。
9. 美中關稅風險對台積電的影響?
小摩認為,美國若對台灣半導體產品加徵直接關稅,對台積電影響有限,因大部分產品出口至其他地區。主要風險在於美國對進口AI GPU等終端設備加稅,可能影響需求。不過,由於台積電持續擴大美國投資,整體關稅風險較低。
10. 2025與2026年資本支出展望?
小摩預估,台積電2025年資本支出將維持在380~420億美元,2026年則可能進一步增加,主要受惠於N2製程需求增長、亞利桑那州Fab 2計劃加速,以及美國《晶片法案》投資稅收抵免可能提前支出等因素。
小摩指出,雖然市場對地緣政治、關稅及AI資本支出放緩有所擔憂,但台積電憑藉強大的市場地位與議價能力,可有效緩解風險衝擊。該行維持對台積電的「增持」評級,並比20倍預期本益比給出1500元的目標價,並預計N3、N5先進製程的強勁需求與封裝價格上漲,將進一步推動毛利率改善。
不過,小摩也提醒投資人,台積電仍面臨以下風險:三星代工業務競爭加劇,或英特爾外包比例低於預期;半導體週期復甦不如預期,成熟製程產能利用率恢復緩慢;AI投資放緩影響整體市場需求。
(封面圖/東森新聞)
【往下看更多】
►台積、鴻海領軍反攻 台股勁揚362點 收復2萬1關卡
►傳與格羅方德合併 力拚全球第二大? 聯電回應了
►台積電2奈米下半年量產 秦永沛:會在高雄落地生根
【熱門排行榜】
►懷孕4個月剛分手!她中45億大獎卻搬離故鄉、隱姓埋名 原因全說了
►吉卜力效應! ChatGPT使用率創歷史高 「風格失敗」破解密技曝光
►黨內擬倒戈川普急煞車 傳對等關稅有第3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