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首頁 搜尋
東森財經新聞台 Apps
Play 商店 免費下載
下載
首頁財經新聞 > 台股 > 股災跌到心臟病發? 醫曝5建議:生活比股票重要

股災跌到心臟病發? 醫曝5建議:生活比股票重要

2025/04/08 12:33
股災跌到心臟病發? 醫曝5建議:生活比股票重要

台股受川普關稅戰重擊,周一(7日)從21302點狂洩逾2000點至19167點,直接跌停;今(8日)開盤又續跌近千點,讓不少人投資人崩潰。對此,台灣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指出,財務壓力會直接影響生理狀態,包括增加心臟病風險、誘發憂鬱症,甚至促使投資者在情緒崩潰時做出衝動決策。為此他也提供5點建議,同時提醒「你的心理健康,比任何股票代碼都值得長期持有!」

黃軒醫師今在臉書發文探討了股市暴跌對投資者心理健康的影響,並提供了科學實證的應對建議。他指出,當股票單日下跌1%時,精神疾病住院率會增加0.36%,而台灣研究也顯示加權股價指數每下降1000點,因精神疾病入院的人數就增加4.71%。這些數據說明財務壓力會直接影響生理狀態,並非單純的心理問題。

★【理財達人秀】2萬沒買氣 5月賺錢規劃 AI真復活?高殖利率抗震!★

黃軒醫師解釋,這種現象與「損失厭惡」(Loss Aversion)的心理機制有關。人類對損失的感受特別強烈,失去100元的痛苦遠超過獲得100元的快樂。當股市下跌時,投資者的大腦會觸發恐慌反應,情緒從緊張升級為極度焦慮。《Journal of Behavioral Finance》的研究也證實,市場波動會放大投資者的恐懼感。

長期處於這種壓力下可能導致嚴重後果,包括增加心臟病風險、誘發憂鬱症,甚至促使投資者在情緒崩潰時做出衝動決策。黃軒醫師也援引《Psychological Science》期刊的研究指出,這種情況下容易出現非理性拋售,造成更大損失。

為幫助投資者穩定情緒,黃軒醫師提出多項科學建議。首先是「4-7-8呼吸法」,也就是吸氣4秒、憋氣7秒、慢慢吐氣8秒,透過此種特定的呼吸節奏能快速降低壓力荷爾蒙。其次是建議別盯著螢幕,暫時遠離股市資訊,透過運動或娛樂轉移注意力。他也強調眼光要放遠,別被短線嚇死,鼓勵投資者回顧最初及長期的投資目標,避免被短期波動影響。

對於情緒嚴重受影響者,黃軒醫師也建議尋求專業心理諮詢,特別是認知行為療法(CBT)能有效處理投資焦慮。此外,知識就是超能力,不懂市場,就容易被恐懼支配!因此增進理財知識也能增強心理韌性,《Journal of Economic Psychology》研究指出,了解市場運作能幫助投資者保持冷靜。

黃軒醫師最後也提醒,歷史經驗顯示每次金融危機都蘊含轉機,與其恐慌,不如將市場波動視為檢視財務策略的機會。他強調心理健康比投資報酬更值得重視,鼓勵投資者培養抗壓韌性,在市場動盪中保持情緒穩定,因為「生活比股票重要,你的心理健康,比任何股票代碼都值得長期持有」,這才是真正的長期投資。

(封面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延伸閱讀

 

【往下看更多】
金管會經驗豐富! 彭金隆信心喊話:會密切關注市場狀況
台股遭血洗團滅! 他慶幸3年前「棄股買房」:還好沒聽親戚的
前國安基金主委嘆「沒見這麼嚴重」 曝過往戰績:進場7次沒賠過錢

 

【熱門排行榜】
中國挖角載板一哥? 董座坦言是真的:新品馬上被學走
窮人的孩子難翻身? 網列4關鍵 他不認同:正在當總統
「3生肖」立夏秒轉運 事業大突破有意外財
Live 直播Live 直播
FB分享
字體變大
字體變小
加入Facebook粉絲團
訂閱Youtube頻道
收合
四月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2025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30
3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00:00
01:00
02:00
03:00
04:00
05:00
06:00
07:00
08:00
0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
22:00
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