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首頁 搜尋
東森財經新聞台 Apps
Play 商店 免費下載
下載
首頁財經新聞 > 焦點 > 川普要製造業回到美國 謝金河點名2產業:不可能存活

川普要製造業回到美國 謝金河點名2產業:不可能存活

2025/04/17 10:48 東森財經新聞
川普要製造業回到美國 謝金河點名2產業:不可能存活

美國總統川普向全球課徵關稅,引發傳產供應鏈震盪,特別是在東南亞的台商更是如坐針氈,對此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分享到印尼參訪台灣鞋業大廠百和的印尼廠,並且分析認為美國缺乏適合的產業環境,貿然依照川普要求製造業移入境內,如此一來成衣及鞋業不可能在美國存活。

★【理財達人秀】2萬沒買氣 5月賺錢規劃 AI真復活?高殖利率抗震!★

謝金河在臉書表示,日前到印尼參訪百和的工廠,百合的高層包括總經理鄭誠禕、副總葉桂枝等人親自做簡報介紹,讓自己能進一步理解台灣鞋業在海外經營的實際情況。

他指出,台灣的鞋業是川普關稅大刀下首當其衝的產業,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從Nike、Adidas、Newbalance到這些年崛起的HOKA或是ON,如果沒有台灣的鞋廠隱身在這些品牌後面,這些品牌不可能享有超高毛利率,因此台灣鞋業的角色至關重要。

根據謝金河的說法,百和從黏扣帶、魔鬼貼起家,這些都是工序繁瑣、少量多樣的產品,隨著事業版圖擴大,如今成為供應鞋業代工廠的鞋材,該公司不生產鞋子,但是每一家鞋廠都必須用他們的鞋材,「這正是百和這些年成功的要素。」

他透露,幾年前曾經參訪百和的越南廠,當時胡志明市發生勞工暴動,百和築高牆安渡危機,如今看到百和印尼廠佇立在山谷中,這個廠在疫情期間扮演重要角色,很大部分必須歸功於該廠總經理施明宗,此人從會計師轉換跑道並且帶領印尼廠發展,「鞋材生產線很像成衣業,在不同的機台上生產多樣化的產品,這正是台商的強項。」

謝金河強調,一雙鞋子從鞋帶穿孔到鞋帶,背後涉及複雜的供應鏈與材料管理,這些都不是美國的強項,如果依照川普要求製造業移入境內,「成衣及鞋業都不可能在美國存活!」

他還詢問業者如何看待對等關稅,得到得普遍回應都是暫且觀望,如果難逃衝擊,最後關稅會由品牌廠承擔,這可能是台灣鞋廠的底氣所在。

(封面圖/Pexels)

 

【往下看更多】
台灣關稅談判排第幾 網吵翻 經長:我的認知已談過
台積法說今登場!大摩推演3劇本:短期難回900元
「5類資訊」別告訴ChatGPT 專家警告:恐釀金錢損失

 

【熱門排行榜】
朱立倫下令:發動罷免賴清德
券商超業不幹了 下海陪酒成頭牌 她揭金融業黑暗面:做的得很掙扎
女花27萬植牙「2年後全拆光」 身心俱疲僅能吃流食
關鍵字: 鞋業成衣業謝金河關稅百和
Live 直播Live 直播
FB分享
字體變大
字體變小
加入Facebook粉絲團
訂閱Youtube頻道
收合
四月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2025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30
3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00:00
01:00
02:00
03:00
04:00
05:00
06:00
07:00
08:00
0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
22:00
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