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炒房嚇跑投資客! 短線交易季減1萬件
(2025/04/28 15:42)買房遇限貸、賣屋被課豪宅稅? 他曝找建築師「這樣做」 避稅還倒賺

近期政府祭出許多買賣房屋的「緊箍咒」,例如央行的第7波信用管制限制買家的貸款條件,或是舊制售屋所得新設「豪宅稅」認定門檻,提高賣家的稅負,正業地政士聯合事務所所長鄭文在分享解方,透過建築師的建物合併或分割的手續,就能免除困擾。
以第7波信用管制來說,央行規定購置第2戶限貸款5成、購置第3戶只剩3成,鄭文在分享,如果多一個「合」的手續,就可以取得較高額的房貸成數,免受打房之苦,不過這僅限於相鄰兩戶房屋,透過「建物合併」的手續,讓2個門牌號碼的建物合而為一,申請為同一戶即可避開限貸的狀況。
★【理財達人秀】2萬沒買氣 5月賺錢規劃 AI真復活?高殖利率抗震!★
至於豪宅稅的部分,以新北市為例,財政部將舊制房屋交易所得稅總成交金額超過4000萬元,或是單坪價超過75萬元,認定課徵「豪宅稅」,且稅率由原來的17%調高至20%,鄭文在指出,此時則適用「分」的手續來規避。
鄭文在舉客戶的案例,出售1戶總面積逾80坪、總價約4800萬元的1+2樓的樓中樓房屋,原本符合豪宅稅認定,但他透過建築師申請變更使用執照後,將建物分為兩戶,各自以2間2400萬元登記,即可避開豪宅稅門檻;即使用市場行情1樓較高的標準來設定售價,1樓賣2800萬元、2樓賣2000萬元,兩戶仍未達課稅標準,成功「分」出一條生路。
更妙的是,鄭文在補充,房屋經過分割後,由於單戶總價下降,對買家更具吸引力,單坪價格可以再拉高,有機會以更好的價格出售,例如原本總價4800萬元的房屋,最終有機會以1樓3000萬元、2樓2000萬元成交,不僅避稅,還額外增加了200萬元收益,「真的是一兼二顧、摸蛤兼洗褲!」。
不過鄭文在也提醒,委託建築師及地政士辦理建物分割,仍須負擔相關手續費用,建議辦理前可以事先概算,評估整體成本與節稅效益。
(封面示意圖/取自pixabay)
【往下看更多】
►降存準率釋活水 因應對等關稅? 央行5點說明:不需要
►大姑結婚她送金項鍊! 婆嫌「那麼細也敢送」 人妻酸回:你給的
►他憂南港LaLaport會變京華城? 網列3大優勢打臉:怎麼輸
【熱門排行榜】
►朱立倫下令:發動罷免賴清德
►中國挖角載板一哥? 董座坦言是真的:新品馬上被學走
►離職2年竟「被前公司告」 她痛揭3點教訓:匿名並非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