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首頁 搜尋
東森財經新聞台 Apps
Play 商店 免費下載
下載
首頁財經新聞 > 台股 > 個股:醫揚(6569)打造第三成長引擎,高毛利專案H2持續出貨,今年展望正向

個股:醫揚(6569)打造第三成長引擎,高毛利專案H2持續出貨,今年展望正向

2025/06/23 14:05 財訊快報/記者何美如報導

醫揚科技(6569)打造第三成長引擎,總經理莊富鈞近日表示,既有二大業務持續推進,醫療儀器的完整代工新引擎在取得GMP(現稱QMS)認證後將正式啟動,其著重在既有產品的量產,瞄準已上市醫療儀器的代工承接,最快4-6個月即可進入量產貢獻業績。至於今年營運,雖然首季毛利率遇逆風,但高毛利專案客戶仍在穩定合作中,下半年將順利出貨,對全年抱持審慎樂觀的態度。

莊富鈞表示,醫院通路市場早期歐洲市場主要透過各國經銷商推廣,近年調整策略,讓歐洲分公司扮演「隱形經銷商」角色,直接支援這些代理商或醫院,成功深化並擴展歐洲市場,現也將此模式複製至美洲,並取得初步成果,包含與GPO(Group Purchasing Organization)合作、參與標案,以及與當地經銷與系統商合作。

產品方面,也整合過去十年來從歐洲醫院客戶蒐集的產品大數據,推出旗艦版的醫療IT產品規格,標準化設計以提升通用性與經濟規模,並大幅縮短交期。目前已有許多醫院標案,能在一至兩個月內交貨,極大提升我們對醫院通路的服務能力與反應速度。

OEM/ODM事業拓展,持續專注於高度客製的醫療控制器、顯示器與前用式電腦製造,並與NVIDIA、Intel等技術夥伴合作,拓展輔助醫療應用,從影像處理到手術端的落地場景,服務全球各大醫療品牌。

他解釋,醫院通路的特性是銷售週期較短,也就是客戶決策與拉貨的反應速度快,但相對地,整體業務的穩定性較低。醫療儀器與醫療電腦的OEM/ODM則屬於長期專案型業務,開發週期平均約在18到24個月之間,但一旦專案成功導入並量產後,後續的訂單通常具備6到7年以上的穩定出貨期。

新打造的成長引擎-醫療儀器完整代工,著重在既有產品的量產,銷售週期相對短。因為有製造品質系統與QMS認證,可承接已上市醫療儀器的代工,整個生意開發周期約4-6個月即可進入小量生產,後續出貨週期可達3-4年以上。CM業務具有高技術門檻,但可快速導入,預期將成為第三個主要的成長動能。

下半年醫揚將持續參展,包括美國的MD&M、HIMSS、RSNA(影像應用),以及亞太地區與科技大廠聯展的活動。特別是HIMSS展,過去醫揚較難與大型醫療儀器廠直接互動,而隨著CM業務開展,具備完整醫療儀器代工能力,得以與這些潛在客戶展開對話,並與其他電腦代工廠明顯區隔。此外,也推動旗艦機種至紐西蘭、馬來西亞等新市場的智慧醫療推廣。

至於2025年展望,莊富鈞表示,第一季進行了部分疫情期間累積無效庫存的打銷,這項調整對毛利率造成影響,但此毛利下滑屬於短期現象,從中長期來看,BB ratio(訂單出貨比)持續穩定成長,反映出醫揚整體的接單動能與未來營運仍然健康穩健。去年高毛利的專案客戶至今仍持續下單,不過因屬於季節性拉貨,並非每季都有訂單出貨,預期下半年將順利出貨,對全年營運抱持審慎樂觀的態度。

 

【往下看更多】
連4賣!外資再砍163億 反手買超「這兩檔」
傳三商美邦人壽要出售? 公司回應了
國防預算衝高「無人機嗨翻」 台股開高壓回小跌45點

 

【熱門排行榜】
地牛翻身!20:55 花蓮發生規模4.8地震
昇貿爆8729萬元違約交割 創今年單筆最高紀錄
為下一代AI晶片奔台 黃仁勳狂推「Rubin」找台積電合作
Live 直播Live 直播
FB分享
字體變大
字體變小
加入Facebook粉絲團
訂閱Youtube頻道
收合
八月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2025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27
28
29
30
3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1
2
3
4
5
6
00:00
01:00
02:00
03:00
04:00
05:00
06:00
07:00
08:00
0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
22:00
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