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首頁 搜尋
東森財經新聞台 Apps
於 免費下載
下載
首頁財經新聞 > 其它 > 產業:開放太陽能模組進口?模組業者表示,開中國大陸產品「輾轉」入台後門

產業:開放太陽能模組進口?模組業者表示,開中國大陸產品「輾轉」入台後門

2021/06/30 14:05 財訊快報/記者巫彩蓮報導

原料物國際價格因各國央行量化寬鬆政策而飛漲,太陽能供應鏈業者承受沈重的成本壓力,國內部份業者提出「多元開放國外模組及電池產品進口」建議,元晶(6443)、茂迪(6244)均認為,此次太陽能模組成本急遽上升是12年來首見,嚴峻疫情打亂全球供應鏈原有生產秩序,市場變化並非模組製造商所能掌控,若開放第三地模組進口,讓中國大陸製造便宜模組有「輾轉」進入台灣市場的機會。

太陽能產業無法置身這一波通貨膨脹潮浪之外,自去年第四季起,太陽光電直接相關的矽原料更從每公斤8~10美元跳升至20美元以上,漲幅超過一倍,導電漿、玻璃、鋁框等其他物料價格同步上揚,我國電池、模組製造商遭到12年來「輸入型成本暴漲」,成本大幅上升,目前模組製造成本與去年9月比,不到一年時成長墊高24~27%。

元晶董事長廖國榮表示,去年第四季模組成本上漲初期,製造商都自行吸收成本,對已簽約與付訂金的顧客維持原合約價格,但自今年3月起成本上漲幅度及速度陡峭,模組製造商面臨不得不調升售價的困境,從模組廠所公布第一季財報就可以得到映證。

就太陽光電系統成本角度來看,模組成本僅占系統總成本約23%,其他77%以上的成本,主要是鋼鋁支架材料、人力成本、升壓站、變電器及饋線材料、土地租金/回饋金等,即便模組價格上漲25%,約影響系統總成本5.75%,僅影響系統開發商20年期投資報酬率約1.54%。

茂迪總經理葉正賢指出,以前太陽能電廠建廠期間長,而模組長期屬於跌價使得交易從報價、簽約至實際出貨,動輒數月甚至一年半以上,生產周期是短暫的,因此系統商往往會把半年後預估跌價價格納入議價,生產、交貨的時間落差,且在價格波動和原預估大不相同時,發生商業條件的爭議在所難免。

這次模組成本短期間內急遽上漲是十多年來罕見,全球供應鏈因嚴峻疫情打亂原有生產步調所致,而非模組製造商所能掌控,葉正賢呼籲,政府對少數商業爭議,由買賣雙方自行協商或尋求仲裁等方式解決,盼少數團體不要慫恿系統商「技術」性延宕工期,給政府施加壓力及徒增困擾。

聯合再生(3576)執行長潘文輝說,我國光電系統投資報酬率在銀行融資75%以下,20年期投資報酬率約7~10%,單純考慮模組成本上漲,投資報酬率減少1.54%,仍在可容忍範圍;此外,模組的光電轉換效率不斷進步,下半年每片模組發電瓦數將提高10~15瓦,也會大幅降低光電系統成本,並貢獻開發商投資報酬率約0.4%以上,模組成本上揚都不反應,等於是讓模組製造業無法生存,非我國完整太陽能產業鏈之福。

 

【往下看更多】
她穿高中制服 房仲叼菸喊「很騷」中信房屋開鍘了
女兒的肉卡進包包! 肇事司機15萬交保 母心碎
台灣為何不能有核武? Cheap嘆「是挑釁」:只會被當8+9

 

【熱門排行榜】
威力彩飆15.5億! 4星座財運爆棚 不拚一把太可惜
7月3新制上路!「防空避難」大稽查 沒過恐挨罰
「AI心臟」在龜山!居民「完全無感」房仲也驚:不可能吧
FB分享
字體變大
字體變小
加入Facebook粉絲團
訂閱Youtube頻道
收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