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首頁 搜尋
東森財經新聞台 Apps
於 免費下載
下載
首頁財經新聞 > 其它 > 法人觀點:中信投信稱,半導體供應鏈發燙,外資鍾情台韓

法人觀點:中信投信稱,半導體供應鏈發燙,外資鍾情台韓

2021/09/06 13:05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

市場近期普遍看好蘋果新機後市,上週不僅那斯達克創新高,台股半導體供應鏈也跟著發燙。整體新興亞股在央行年會塵埃落定後,普遍出現反彈行情,漲幅最高的前三市場分別為印度、泰國、南韓,周線漲幅為3.6%、2.4%、2.1%。

外資資金流向除了越南外,幾乎全數為淨流入。獲外資加碼最多的前三市場分別為台股、南韓、印度,金額為33億美元(以下貨幣單位皆為美元)、18.6億、8.9億;受半導體漲價效應帶動,台股單周淨流入33億,為2005年7月統計至今以來最高的創新紀錄,南韓經歷過8月大失血,上週終於止血反彈。

上週台股電子指數週線上揚逾3%,為表現最強的產業,中信關鍵半導體ETF經理人(00891)張圭慧表示,受惠漲價效應,半導體產業表現最為突出。雖然PC與平板出貨量可能走緩,但半導體受電動車、5G、雲端需求推升下,產能持續緊俏。由於電動車展望正向,汽車製造商新的存貨政策將持續補庫存,以及全球5G建設集中於下半年建置,5G手機的滲透量預計持續提升,加上雲端升級與企業需求持續回溫,三大利多支撐,半導體產業長期展望仍相當樂觀。

中信綠能及電動車ETF經理人張士琳表示,上週台股表現持續回溫,週線略為上揚,主要上漲族群為半導體、汽車類股。汽車類股主要因為電動車題材利多,市場人氣持續聚焦,長線具投資機會。過去汽車產業的重要零組件多半由先進國家寡占,電動車的興起對於擅長電子代工的台灣來說,是一次關鍵突圍契機,尤其中美關係緊繃,再次助攻台灣汽車產業。電動車的發展受制於電池關鍵材料需要大量稀土,而中國佔了全球6成稀土礦產,等於掌握全球電動車擴張的樞紐,先進國家的主要汽車集團為降低政治風險,不僅持續研發創新技術,希望繞過稀土供給限制,也將部份訂單轉移至台灣,使台灣汽車相關概念股成為中美博奕下的受益者。

 

【往下看更多】
只是沒收玩具 2歲童遭媽猛摔3次…命沒了
媽背2月大女兒車禍雙亡! 擲筊遺願盼:1棺2屍不分離
5億高中生案「二審判決出爐」 全案不得上訴!

 

【熱門排行榜】
吐回大選以來漲幅!分析師喊「蘋果已經腐爛」:恐陷入熊市
被請客吃1700元!女友臭臉付錢他不滿:吃頓飯發現她很計較
敲響朝野戰鐘!賴總統上午正式公告「憲法訴訟法」
FB分享
字體變大
字體變小
加入Facebook粉絲團
訂閱Youtube頻道
收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