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人觀點:富蘭克林華美稱短線訊息紊亂,籲資產配置搭配較低波動高收益債券
聯準會(Fed)9月FOMC會議大致如市場預期,雖未就購債規模縮減給出明確時程,但聯準會表示若整體進展大致符合預期,也許很快將有定論,目前市場預期下次11月會議宣布、12月開始執行的機率較高,並且在明年中調整完畢。富蘭克林華美投信建議,第四季行情於波動中應掌握收益與趨勢成長雙原則,宜均衡資產配置,做好長期佈局。
最新經濟預測方面,Fed調降今明兩年GDP預期至5.9%與3.8%,但增長速度仍在長期目標之上;今年通膨率預估則上修至4.2%,主席鮑威爾也在28日的國會聽證提醒,高通膨持續期間也許會超出預期,不過終究會朝長期2%的政策目標降溫。
富蘭克林華美投信認為,9月份成熟市場的貨幣政策風向悄悄轉變,除了Fed預告貨幣政策調整外,歐洲央行(ECB)決議適度減緩資產購買計畫,表示調整屬計畫原有彈性空間,並非縮減(Taper);而英國央行雖按兵不動,卻不排除必要時可能在年底前升息,以抑制通膨;澳洲央行則採取「鴿派Taper」,雖然宣布降低每週購債規模,但原定11月結束購債的時程,則延長至明年2月,並評估首次升息可能要等到2024年。
貨幣政策醞釀「微解封」之際,遇上美國財政預算僵局,而國際油價與天然氣價格走揚、中國限電措施等,則加深市場對供應鏈瓶頸的擔憂,短線訊息紊亂,加上美債殖利率走揚,即便是先前相對穩健的美國股債市,9月波動亦有上揚情形,第四季也應留意市場波動度增加風險。
富蘭克林華美投信建議,第四季投資科技、中國股票等資產可搭配波動相對較低、具較佳收益機會之全球高收益債資產,於景氣擴張、企業違約率也相對偏低的環境下,有助維繫投資信心,抵禦短線波動。此外,由於體質較弱的企業對基本面變化相對敏銳,因此,觀察高收益債利差變動幅度與方向,亦可作為經濟環境變化的風向球之一。
富蘭克林華美投信認為,核心資產應以降低波動度且具收益性的全球高收益債券、特別股資產為主,搭配較具攻擊性的股票類如:科技資訊、工業與消費服務類、生技醫療及台股,或以定期定額方式,掌握第四季震盪行情中帶來的股債市布局機會。
【往下看更多】
►只是沒收玩具 2歲童遭媽猛摔3次…命沒了
►媽背2月大女兒車禍雙亡! 擲筊遺願盼:1棺2屍不分離
►5億高中生案「二審判決出爐」 全案不得上訴!
【熱門排行榜】
►內政部預算遭凍!估租補11月用罄 救災也有影響
►嘉義強震影響可控 台積電:晶圓廠大致復原
►跟壞運說掰掰!過年大掃除「8物」快丟掉 命理師:小心衰整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