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分析:2050淨零排放,上緯及永冠等發展風電,中興電、東元、大亞攻太陽能
近年因應氣候變遷,全球已有超過140個國家提出2050淨零排放目標,現今所有產業皆朝著淨零排放、永續經營方向邁進,像是世紀鋼(9958)旗下世紀風電(2072)、上緯投控(3708)、永冠-KY(1589)積極朝離岸風力風電發展,森崴能源(6806)持續擴大對再生能源的投資與開發,中興電(1513)、東元(1504)進攻太陽能、儲能領域。
能源轉型是既定的政策目標,2050淨零排放是世界潮流也是各先進國家的政策目標,政府對再生能源推廣目標是預至2025年達27.42GW,其中太陽光電20GW、風力6.9GW。
隨著經濟發展,全國用電量亦逐年成長,110年系統裝置容量達5115萬瓩,供電量亦已達2448億度。為滿足供電需求,近年新機組陸續加入系統商轉,另外,各業者也積極配合推動能源轉型,盼能達成114年發電配比再生能源20%、燃煤30%、燃氣50%之目標。
離岸風電來看,2013年已完成示範業者遴選作業,目前7家開發商總計10座風場,其中海能風場的開發商上緯、麥格理已於2020年獲配容量378MW,2017年苗栗2架示範機組(8 MW),2020年2座示範機組(230 MW)包括苗栗海洋示範案2019年完工及台電示範案彰化於2020年完工。
而競價1664MW共2家開發商、4座風場,預計2025年完成併網,包括海龍二號、三號,大彰化西南、大彰化西北,總計年發電量215億度。
上緯已跨足碳纖維材料與離岸風電兩大領域,日前也宣佈推出能夠優化生產工序新材料「HYVER樹脂」製成的風機葉片,已通過二家大陸生產商認證,3月底正式完成測試;另外,還有可回收熱固材料開始與客戶洽談,計劃與合資方共同開拓業務,有望於第三季、第四季貢獻營收。
離岸風電是能源政策也是產業政策,在北部地區水下基礎生產基地有世紀風電,在台北港投資設置單樁式、套筒式生產廠。中部地區有永冠投資建置風力機鑄件廠;台欣與世紀鋼合資台欣世紀投資設置水下基礎轉階段製造;新光鋼與世紀鋼合資設立「前端離岸風電設備製造公司」,在彰濱工業區投資設置基樁廠。
永冠在台中風電生產基地規劃,第一期投資約83億元,預計今年第三季投產,年產能規劃8-10噸,主要以再生能源類(離岸/陸域風電)、注塑機、產業機械,預估2023年可達2.5萬噸,2024年達5萬噸,2025年達7.5萬噸。
永冠指出,台中廠啟用後,西門子/維斯塔斯就近設廠,落實國產化政策,鄰近重件碼頭可降低運輸成本。
至於永冠泰國廠第一期投資約26億元,2022年下半年動工,2024年完工投產,產能規劃上第一期年產6萬噸,包含再生能源類(陸域風電)、注塑機及產業機械類產品。永冠指出,泰國廠優勢為已取得96.8萬平方米的工業用地,擁有8年免稅+5年減半投資優惠,已通過環評審核,可分期規劃。
海龍離岸風電計畫、台船環海風電工程、世紀鋼及世紀離岸風電日前宣佈,世紀鋼構與世紀風電提供海龍2A 300MW風場21座三腳套管式水下基礎構件,預計總投資金額130億元,替海龍離岸風電計畫之國產化進程再寫下新的篇章。法人估,若以一座2.6億元計算,訂單金額直逼55億元,預計簽約後依完工比率認列。 海龍計畫位於彰化外海50公里處,水深約55公尺,總開發容量超過1GW,是台灣大規模開發的風場之一。
森崴能源近來不斷擴大對再生能源的投資與開發,子公司富威電力上週五宣佈與鴻海(2317)共同簽訂綠電採購合作備忘錄,鴻海台灣廠區規畫今年將採購約236萬度(kWh)綠電,並逐年增加採購量,預期至2030年累積達約7000萬度(kWh)綠電;未來森崴也將透過台電轉供綠電,並協助企業向「國家再生能源憑證中心」取得「再生能源憑證」(T-REC)。
富威電力是提供綠電交易平台與節能、儲能等全方位能源服務,目前已提供南亞科(2408)、群聯(8299)等企業綠電轉供,這此與鴻海簽訂MOU後,將直接挹注綠電售電業績擴展。
中興電佔比高達65%的綠能事業,包括太陽光電、氫能儲能為電網、供電設備,其中太陽能光電包括台南七股案、花蓮案及洄瀾東電,而斥資新台幣百億元取得台糖台南七股土地建置太陽能光電廠,包括天衝能源、天禽能源,總計電量為216MW,第一階段總建置容量183MW,其中南案場67.85MW,已於2021年6月24日順利併網,北案場113.16MW併聯發電,預估每一年增加1億元收入。
而原址可擴充35MW太陽能光電廠,一年又可增加1000多萬元收入,2021年底併聯發電,總建置容量216MW,是目前台灣最大的地面型太陽能電廠,1年發電收入13.5億元,是中興電穩定收及獲利來源,估計每股盈餘每年貢獻1元。
花蓮案部分,預計2022年底可望完成,洄瀾東電部分,計畫興建200M,總面積110公頃,規劃2024年12月併聯發電。這兩案每年每股盈餘貢獻達1.8-2元。
另外,中興電斥資3億元於中科購地建廠,生產氫能源以及燃料電池相關產品,研發自製3KW燃料電池電堆、燃料電池電極組、微電網除能以及創能設備等產品,同時將幫中興電轉投資新公司生產低功率2.4KW燃料電池模組,將會應用在二輪、三輪以及四輪電動車,鎖定外賣電動車及物流電動車,可配合甲醇型產氫機改裝為氫能然料電池兩輪車,預計2022年第四季推出。
東元在智慧能源部分,2021年已取得包含海龍陸域降壓站的統包工程,離岸風電的陸上變電站取1.944GW,市佔達35%,預估至2030年市場需求達14.5GW,變電站產值預估超過610億元。
太陽能部分,東元指出,台灣市場至2025年可達20GW,產值預估超過6000億元,目前已建置7.7GW。東元目前已完成自建太陽能7.1MW,總取單規模已達11.4MW,估計至2030年尚有22.3GW市場商機,產值預估超過1兆元。
儲能系統上,東元預估至2025年市場需求1GW,產值預估超過250億元。東元除已完成PCS國產化生產目標,積極參與台電儲能示範案工程競標外,在民間自建儲能方面也順利取單達6MW,並與多家業者合作,估計至2030年市場需求預估達4GW,產值預估超過1000億。
東元指出,觀音一廠及二廠都已向台電申請饋線容量,各為5MW,其中觀音二廠已獲得台電申請核准,預計今年上半年會先建1-2MW儲能系統,目標全年建置4MW,並於第三季完成後,參加台電AFC(儲能自動頻率控制)調頻服務。
根據東元淨零碳排規劃,第一階段提前於2020年達標,2021年10月開始進行下一步減碳工程,目標從2020年到2030年的10年要減碳50%,希望在2025年前要先達到50%的三分之二。
大亞(1609)積極跨入新能源領域,目前旗下擁有包含心忠電業、聚恆科技、大聚電業、博碩電業、博斯太陽能等,共約53座太陽能電廠,太陽能電廠及儲能系統總建置容量達240MW。
大亞轉投資的志光能源建置台南七股漁電共生太陽能電廠,為全台最大漁電共生太陽能電廠,預期第一期工程今年10月完工掛表,約有85MW併聯發電,可望成為新成長動能;第二期預計2023年第一季完工掛表,約有35-40MW,總裝置容量120MW,整體總建置容量250MW,將挹注每年15億元營收,有助未來每年穩定貢獻的售電收入再提升。
另外,大亞也成立協同能源投入儲能,預計5年內在全台建置100MW儲能,並加入台電電力交易平台,2022年開始有利益貢獻。
【往下看更多】
►今年最後一次水逆! 5大重災星座曝光 「這期間」影響最嚴重
►「牆上的香蕉」飆1.7億天價 買家身份曝光:決定吃掉它
►興櫃:印能科技(7734)上櫃案20日審議通過,永擎申請登錄興櫃股票
【熱門排行榜】
►志願役「免考試+20年終身俸」 公務員也心動 過來人勸:還是外面舒服
►沈迷手遊課金! 他想存錢放棄女友:能帶來更大快樂
►當兵4個月不如研替1年半!過來人分析優勢:多賺5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