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資策會揭ICT明年4大觀測重點,庫存去化、斷鏈因應、尋新動能與增加投資
高通膨與高庫存衝擊資訊硬體產業景氣至鉅,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所長洪春暉表示,明年ICT產業有4大觀察重點,包括「庫存去化」、「供應鏈中斷的長期因應」、「找尋新市場成長動能」以及「企業三大類投資增加」。
觀察台灣上市櫃各類業者平均存貨天數,今年第二季較同期平均增加16%至25%,其中半導體業者增加最多、電子零組件居次,大廠已陸續透過調降價格、提升規格策略因應。
而台灣網通廠原料庫存也明顯提升,主要是國際電信市場需求高,明年須留意新開案速度減緩,可能產生的庫存壓力。半導體由於電子終端需求下滑,供應鏈提前庫存去化,預期升息將導致業者財務壓力加劇,甚至影響營運,庫存調整將持續到明年上半年。
資策會MIC表示,歷經2022年中國大陸多次封城與限電,台灣資通訊業者短期應對措施已逐漸成熟。不過,洪春暉提醒,長期因應做法更為關鍵,2023年業者須加速分散生產規劃,同時強化供應鏈韌性,如分散零組件供應商、建構供應鏈管理網絡靈活性。
另外,面對資通訊市況不佳,2023年當務之急是找尋新市場動能。其中三大關鍵包括,一,美、德、英、法、義、加的高額寬頻補助基金,帶動寬頻市場商機。二,邊緣運算帶動5G、邊緣伺服器需求,既有伺服器、網通、工業電腦廠皆開始切入伺服器市場。
此外,HPC、新應用AIoT、車電、寬能隙化合物半導體,將增加對半導體元件中長期需求。
第三,未來多元新興應用將帶動市場中長期成長,特別是綠色經濟、電動車、網實科技、乾淨網路等,預期廠商多元投資布局將成趨勢;第四,企業投資增加於「分散生產據點、淨零碳排、數位轉型」3面向,已有品牌廠開始從設計、回收著手,如Apple推動永續果鏈,將影響台ICT業者須配合品牌業者的製造規範、流程,甚至原料選用等。
洪春暉表示,企業應增加投資強化組織韌性,然可觀察到營收餘裕影響企業重視數位化的程度,加上數位人才招募成本高等,皆形成企業投資壓力。另也建議台灣ICT業者可標竿國際,朝向投資創新應用方向發展,建構生態系,以創投思維布局第二成長曲線。
【往下看更多】
►車模打牛奶針不治! 閨蜜控家屬堅決拔管 急賣包、分房產
►富商尪入獄! 安以軒想動用「台帳戶1.9億」遭拒 怒告銀行吞敗
►曾嗆「賴清德我乾爹」! 政二代吸金數億機場被攔 前副縣長爸說話了
【熱門排行榜】
►印航空難前2小時! 他搭同班機曝「詭異1幕」:空調、螢幕都壞了
►威力彩下週飆12.6億! 「4生肖」該出手了 有望擠身億萬富豪
►千萬年收只剩1/10也開心! 聯發科夫妻不卷了:不願孩子也變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