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首頁 搜尋
東森財經新聞台 Apps
Play 商店 免費下載
下載
首頁財經新聞 > 其它 > 老機廠 新風貌

老機廠 新風貌

2017/09/08 14:04 鉅亨台北資料中心

文/陳承璋

夏季正中午,空氣熱得發燙。緊靠台北市民大道與京華城的台北機廠外圍牆,好似被烤熟,整面牆斑駁焦黑。

圍牆沿著台北市民大道一側,彷彿無止無盡蔓延下去,牆頂上尖刺圍籬,冷冷散發「生人勿近」的警告,自然的,路過的民眾也很難得知圍牆裡到底是什麼。

但自從今年 7 月 19 日起,圍牆的大門打開了,開放民眾預約參觀。

每次導覽都由老員工領隊,先從側門邊的小禮堂出發,依序是總辦公室、組立工場、鍛冶工場、原動室、鈑金工場、車件工場,最後是員工澡堂,逛完一圈約兩個半小時。

預約導覽 鐵道迷爭睹百年傳奇

開放至今已吸引很多鐵道迷爭相搶每週三與週六的限量名額,想目睹這幽閉已久的火車工廠百年歲月的面貌。倘現在預約,得要等到三個月後才能參觀。

台北機廠是全台火車的醫院,同時也是台灣火車工業的原鄉。坐落在信義區精華地段,占地 17 公頃大,一直以來是鐵路局所有,負責火車改裝與維修。

台北機廠最早可追溯至 1885 年清朝光緒年,當時稱作台北機器局,是劉銘傳開拓台灣現代化的重要基地。1895 年日本人來台後,即改為日本砲兵工廠,1900 年又轉移鐵道部,負責鐵路車輛維修,很快地,由於業務量繁雜,場地不敷使用,1935 年遷建現址。

二次大戰結束後,由國民政府接收,持續火車修復工作,直至 2012 年遷址至富岡車輛基地,台北機廠才功成身退。

座落於黃金地段的偌大土地,該怎麼使用,一度引起各界熱議。最後決定現址保留為鐵道博物館。明年開始,這裡將進行六階段的修復計畫,十年後將轉骨為亞洲最大鐵道博物館。

台北機廠經過多年歷史沉積,不少廠房設備十足珍貴。

殖民文化、技術精髓完整保存

鐵道文資工作者鄭銘彰時常接待國外對鐵道文化感興趣的外賓,了解台灣鐵道的發展軌跡。三年前,他曾帶東京大學博物館館長西野嘉章到機廠參觀,由於當時機廠還未確定未來是否要成為博物館,這位日本人就直說,如果機廠要拆掉,務必找他來台,「他想撿些我們不要的東西回到東京策展,」可見機廠文資潛力,日本人早已看到。

即便鐵道博物館仍處於籌備階段,台北機廠現址還是有許多可看的傳統鐵道文化。

比如說,從市民大道側門進入,左側即是從日治時期留下的員工澡堂,展現了日本傳統的澡堂文化。

走進員工澡堂,寬敞的澡堂有兩個浴池,澡堂兩側是圓弧大窗。當初日本人建造此澡堂,是為了體恤員工修車時常弄得滿身汗且全身髒汙,出工廠前讓員工洗的乾乾淨淨才出去,避免被別人看不起。此澡堂別具特色,老早被列為市定古蹟。

鍛冶工場內則有三組蒸氣錘,1889 年產自英國,直到 2012 年關廠前還在使用。但由於燒煤才能動,所以廠內炎熱,工人都只穿內褲,才能忍受高溫。鄭銘彰說,這三組蒸氣錘至今還能運作,可見台鐵的維修能力多厲害,來看過的英國人都嘆為觀止。而廠內留存下來的電聯車 EMU100,由於外型圓潤,與常見火車方方正正的樣子不同,又有「英國貴婦號」之稱,外面已看不到。

本期〈好享生活〉將帶你一探台北機廠的時光底蘊,也找來老員工與鐵道迷透過他們的故事,感受鐵道魅力。

來源:《遠見雜誌》 2017 年 9 月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遠見雜誌》

 

【往下看更多】
興櫃:旅天下(6961)上櫃案審議過關,最快明年第一季上櫃
興櫃:京站(2942)持續併購拚年營收達20億元,多角化經營邁向IPO目標
產業分析:光通廠Q3財報,華星光EPS1.54元亮眼,上詮轉盈,波若威業外進補跳

 

【熱門排行榜】
美股恐「血洗式修正」 專家曝神準先行指標
「沒台積就沒輝達」 黃仁勳運動會台上告白:台積電熊讚
快訊/黃仁勳想家了將返美 自曝「會跟張忠謀聯絡」
Live 直播Live 直播
FB分享
字體變大
字體變小
加入Facebook粉絲團
訂閱Youtube頻道
收合
十一月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2025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26
27
28
29
30
3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4
5
6
00:00
01:00
02:00
03:00
04:00
05:00
06:00
07:00
08:00
0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
22:00
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