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首頁 搜尋
東森財經新聞台 Apps
Play 商店 免費下載
下載
首頁財經新聞 > 其它 > 老年人才有肌少症?錯!30歲開始肌肉流失

老年人才有肌少症?錯!30歲開始肌肉流失

2017/09/11 11:00 鉅亨台北資料中心

【諮詢/許志成(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副所長)、詹鼎正(臺大醫院竹東分院院長、臺大醫院老年醫學部主治醫師)、採訪整理/曹麗蕙】

邁入高齡社會的臺灣,隨著老年人口愈來愈多,100 個臺灣老人中就有 7.3 人有「肌少症」問題。肌少症若不重視,跌倒、失能的機率就更高,而肌肉量從 30 歲就開始流失,想要養肌力,別等老了才開始!

75 歲的林伯伯去年因攝護腺肥大及膀胱無力進行手術治療,出院後需暫留導尿管監測,但他不喜歡身上掛尿袋,覺得不方便、出門不自在,幾乎都躺臥床上,或坐鎮客廳看電視、讀報;即使後來導尿管拆除,改以膀胱造廔術,他也懶得出門活動。年初,兒孫回鄉陪林伯伯過年,到餐廳吃年夜飯時,6 年級的孫女小琴對媽媽說:「爺爺好像沒什麼力氣,走路變好慢喔!我陪他過馬路時,都變紅燈了,他差點走不到對面……」

像林伯伯的情形,可能不是正常老化,而是肌少症已悄然上身!

臺灣邁入高齡社會 

22 萬老人可能有肌少症

明年 2018 年臺灣將進入高齡社會(65 歲以上老年人口比率超過 14%), 2026 年更將邁向超高齡社會(老年人口超過 20%)。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副所長許志成表示,根據「臺灣老年人肌少症轉譯研究團隊」調查,臺灣肌少症的盛行率約 7.3%,全臺老年人口現約 310 萬,也就是逾 22 萬老人可能有肌少症問題,也讓肌少症近年日益受到關注與重視。

肌少症是老年病症候群的一種表現,簡單來說是隨著年齡老化,人體骨骼肌肉質量減少、功能降低,而出現走不快的「蝸牛速」、站不穩的「軟腳蝦」,以及握力不佳的「奶油手」等症狀,進一步可能造成失能、跌倒、住院,甚至提高疾病發生率以及死亡的併發症。

來源:《大家健康》 2017 年 9 月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大家健康

 

【往下看更多】
可約妹上門? 官網驚見「找小姐價格」 台中消防局回應了
產業:台北加盟展秋季展即將開幕,築間、揚秦等參展,預計帶動22.5億元商機
興櫃:思必瑞特(7790)成功打造BioFoundry商模,下半年營運續高飛

 

【熱門排行榜】
普發1萬會去領? 2萬人投票結果超震撼
傳嘉義先進封裝二廠喊停? 台積電回應了
「小沈1500」正妹記者離職 將披綠袍新身分曝
Live 直播Live 直播
FB分享
字體變大
字體變小
加入Facebook粉絲團
訂閱Youtube頻道
收合
九月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2025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3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4
00:00
01:00
02:00
03:00
04:00
05:00
06:00
07:00
08:00
0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
22:00
23:00